比特币是什么?(超长版4)

作者:江卓尔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22076666/answer/69638270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商业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非商业转载请注明出处。

7.1.7、比特币的贫富差距比法币更加严重
① 比特币是货币,货币制度不解决财富分配问题,财富分配是社会制度应该解决的问题。

② 2015年10月28日数据,余额排名前1000的地址共拥有548万比特币,占1482万总产出币数的37%,这并不是特别夸张的数据,全球最富有的1%人口拥有超过一半的全球财富。另外比特币是一个仅仅6年历史的新货币,初期必然比较集中,之后随着时间的推移将越来越分散。

③ 比特币的集中程度往往被高估。很多高余额的地址并不是个人所有,而是交易所和在线钱包(离链模式)所有,里面的比特币是数万用户共同拥有;还有很多高余额的地址其实是早期丢失币,在1482万总产出币数中,超过3年无支出的地址总余额322万币,2年~3年无支出地址161万币,1年~2年无支出地址403万币。

7.1.7、比特币若成为世界货币,拥有5%比特币的中本聪将占据人类财富的5%,
比特币玩家将洗劫全世界财富,这是赤裸裸的抢劫!
持有货币和拥有财富是两码事,货币是财富流通的媒介,货币总值只相当于财富总值的一小部分,更何况比特币只是诸多货币中的一种。

① 请问现在拥有黄金(总值7万亿美元)或美元(12万亿美元)的人,怎样才能洗劫300万亿美元的全世界财富?

② 请问拥有5%黄金(3500亿美元)的人,怎么占据人类财富的5%(15万亿美元)?
难道可以用价值1美元的黄金购买50美元的资产?

7.1.8、比特币不受法律保护
中国人民银行等五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中,已将比特币视为合法的个人财产。
既然比特币是合法财产,当然也有相应判例《小伙炒卖他人比特币亏空被指诈骗_金羊网》。
(未完)

7.1.9、比特币是日本人设计出的,用来掠夺中国人财富的阴谋(以及类似阴谋论)
是美国人都转起来,不转不是美国人!
中国人出口大量廉价的工业品给我们,造成我们巨额的贸易逆差赤字,居然还不满足,还发明了什么虚拟的“比特币”,
中国人依仗廉价的人力和制造业优势,进一步卖矿机给我们,卖比特币给我们,用虚拟的代码换我们真金白银的美元!
(注:中国由于矿机制造业和矿场人力电力成本优势,占比特币产出的2/3~3/4)

比特币就是中国人用来掠夺美国人财富的阴谋!
中本聪使用日本人的名字,英国式英语,美国东部作息时间,这些都是障眼法,恰恰说明他既不是日本人,也不是英国人、美国人,他是地道的中国人!
中本聪的寓义是中国人本来就聪明!

7.1.10、黄金作为货币已经退出流通了,模仿黄金的比特币也必将失败
虽然黄金退出了日常流通,法币占领了市场,但黄金的货币地位和信任程度却反而更加牢固。如果让你藏一笔钱留给50年后的子孙,你会选人民币还是黄金?

黄金的最大缺陷是不能数字化,这对现代经济是不可接受的,现代经济除了极少数个人现场消费外,绝大部分交易都是远程付款,而黄金无法远程付款。这也是黄金退出日常流通的最大原因之一,如果黄金能数字化了,或者出现一种“数字化的黄金”,那会发生什么?会对法币形成多大的竞争优势?
(未完)

7.1.11、比特币是最早的加密数字货币,由于技术进步,最终将被其他竞争者淘汰
很多新人以为比特币系统规则永远不变,但实际上比特币的任何规则都是可升级改变的,哪怕是2100万上限都是可改的。任何人都可以修改一个4200万上限的比特币版本,只要他能说服绝大部分的比特币用户使用他这个版本,那比特币就升级成4200万上限了:)当然这是不可能的任务,因为任何理智正常的持币者都不会选择这个版本,导致自己手中的币被稀释。

比特币核心目前的版本升级和维护由继承自中本聪的Bitcoin Core开发组负责,但Bitcoin Core开发组并不是比特币的控制者。如前文所述,全体比特币用户才是比特币的控制者,如果目前的Bitcoin Core开发组发布了一个有损比特币用户利益的版本升级(比如4200万上限),那他们将被所有比特币用户所抛弃。实际上除非某规则修改在社区讨论中达成了绝大部分一致的意见,不然Bitcoin Core开发组不会发布任何修改规则的新版本。

比特币的侧链就更加百花齐放了,如果把比特币比作手机的话,侧链就是手机上安装的各种app,任何开发者都可以在比特币主链的基础上开发各种外挂侧链,你看好某新功能,你就可以自行开发一个侧链,吸引用户使用。

目前大量的竞争币(包括“二代币”)尝试了各种各样的新特性和功能,绝大部分失败了,少数还在发展中,如果这些特性和功能最终被市场证明有价值,那也会被其他开发者模仿,用在比特币的主链或侧链上。

再说得直白一点,在加密数字货币领域中,源代码是必须要开放的,没有任何人敢用一个代码黑盒的币——谁知道开发者是不是给自己偷偷留了10%的币。在源代码开放的前提下,模仿是无法避免的,所有竞争币都模仿了比特币的想法、设计乃至直接用了比特币的代码;比特币的主链(核心开发者)和侧链(第三方开发者)也同样能模仿竞争币的想法、设计乃至代码。

能在最终竞争中胜出的币必须有别人抄不去的绝活。最容易被抄的是代码和想法,最难被抄的是知名度和用户量。这也是为什么很多人只看好比特币,对所有竞争币——哪怕有再花里胡俏的各种新特性——都嗤之以鼻的根本原因。

7.1.12、比特币一点都不稀缺,任何人都可以修改2100万上限
这涉及到一个比较深层次的问题:
谁能发起比特币规则的修改提议?提议按什么方式决定?按什么方式实施?

① 比特币是开源的,任何开发者都可以为这个项目做出贡献,数以百计的高手都对比特币代码做出了贡献。有关比特币开发的讨论在Github和sourceforge上的比特币-开发的邮件列表上进行。稍为非正式的开发讨论在rc.freenode.net#bitcoin-dev上进行(web界面, 历史记录)。

② 比特币目前有6名 核心开发者(有权修改Github上项目 github.com/bitcoin/bitcoin 代码的开发人员)。除非社区达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且Bitcoin Core开发组也达成了一致的意见,否则Bitcoin Core开发组不会更新任何规则。因为反对者若拒绝升级,数量又没有少到可以忽略不计,那就将造成比特币分裂成两个版本,造成混乱,商家停用和币价大跌,损害所有持币人的利益。

③ “基本一致的意见”指在社区论坛进行讨论,包括一些民意调查投票,来让所有人了解目前是否达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但判断则是由Bitcoin Core开发组做出,如果Bitcoin Core开发组认为已经达成了基本一致的意见,那他就会发布新版本。新版本一般会内置一个触发条件,例如在xx日期之后,如果最近xxx个区块中有95%都使用了新版本,那新版本就将生效。

④ Bitcoin Core开发组如果认为没有达成基本一致的意见,那就什么都不做,维持现状。如果Bitcoin Core开发组集体做出错误或徇私的判断,那他们发布的新版本将被部分用户拒绝,引发巨大争议,造成目前Bitcoin Core开发组的信任度降低,乃至被用户抛弃,被其他开发组所取代。

⑤ Bitcoin Core开发组如果由于内部争议或某些成员的私利,导致无法达成一致,响应用户的需求(比如2016年初的区块扩容需求),那Bitcoin Core开发组就有可能被用户抛弃,其他开发组(比如Bitcoin XT、Bitcoin Classic或Bitcoin Unlimited)将取代Bitcoin Core开发组的位置,赢得用户的信任。(注:由于意见分歧,Bitcoin Core开发组的部分开发人员建立了Bitcoin XT等开发组)

【未整理:Bitcoin Classic(比特币经典版)的来由:
1 Core团队的部分成员(blockstream公司雇员为主)坚持认为1M上限不得修改
2 Core团队的Gavin等希望在区块严重阻塞到来前,将区块扩容以增加网络支持的交易量
3 中国矿池认为Gavin早期方案对网络要求太高,不适合国内网络状况
4 开发者Jonathan来到中国,针对区块大小开展了一系列的实地网络性能测试。测试结果表明,中国网络对2-3M大小的区块支持是没有问题的。在香港大会上(Core团队主导)分享了他的测试结果,但是被忽略了
5 Jonathan联系和采访了许多矿工、矿主,得到的结论是Gavin原始方案由于扩容速度过快,接受的人极少,但是2-3M的扩容基本上没有矿工、矿主反对
5 Jonathan和Gavin等开发者,基于测试和调查的结果,开发了Bitcoin Classic(比特币经典版)
6 曾经被Jonathan采访询问过的矿池和公司开始声明他们支持经典版,因为这是目前唯一可行的、能在近期能够被实现推广的扩容方案,并且拥有优秀的开发人员】

⑥ 如果社区内发生了非常尖锐,不可调和的矛盾冲突,导致有一部分用户(不仅仅指持币人,也包括商家、第三方支付、交易所、矿池、在线钱包等等整个产业链上的所有组成部分)一定要修改规则,另一部分坚决不同意修改规则,并且双方都宁可承担比特币版本分裂的后果,也不愿意妥协,那修改规则的用户就会迁移到某开发者(有可能是核心开发者,或第三方开发者)发布的新版本上,比特币将在某个区块高度分叉成两条区块链,每条链各有支持的持币人、商家、支付、交易所、矿池、钱包。

⑦ 分叉区块高度之前的币,在之后两条链上都存在。如果某人有100个分叉前的比特币,那他就既有100个A版本的新比特币,也有100个B版本的新比特币。这时最终做决定的持币人投票就开始了,支持A版本的持币人会把B版本币在支持B版本的交易所卖掉,在支持A版本的交易所买入A版本币,支持B版本的持币人也一样。

⑧ 由于抛售的存量币数远远高于市场上的流动资金,并且所有持币人都能预料到这一点,更多的持币人会把A B版本的币都卖掉,甚至在分叉不可避免(但尚未发生)时就把币卖掉,因此两边的币价都会发生大崩盘,所有持币人都会受到巨大损失,这也就是为什么⑥只是在理论上可能发生,对立双方在博弈中几乎不可能走到⑤这个结果。

⑨ 在大崩盘中,哪一个版本的支持币数多,对立版本的币价就会被砸得更低,既然社区讨论中不能说服你,那就用币砸盘说服你。最后终究有一方会屈服或被征服,商家要么不接受比特币,要么只接受一种比特币,不可能接受两种比特币。

谁的币多,谁就有发言权,所以我们才经常说如果比特币是一家公司,那BTC就是公司的股份。

7.1.12、比特币版本升级由矿工决定,而矿工出于私利,有可能妨碍比特币升级
很多人都有一个错误的认识:矿工有权通过“算力投票”决定比特币升级与否,升级到哪个版本。

“算力投票”其实是一个伪命题,矿工做的是比特币这个货币系统里的记账工作,地位类似于银行领工资的记账员,而比特币用户才是银行的股东。领工资的记账员能投票决定银行决策吗?那置银行股东于何处?

举两个最浅显的例子:
① 如果比特币用户(比特币持币者、交易所、钱包、支付等比特币使用者)决定把比特币挖矿由目前的POW改为POS,那么矿工在这件事上有投票权吗?
显然没有,矿工(银行领工资的记账员)等于被比特币用户(银行股东)解雇了,矿工当然可以继续在旧的区块链上继续挖矿(记账),不过旧的区块链已被废弃,所有比特币用户都换到到了新的区块链上,没有比特币用户会承认矿工挖出的币,矿工只是在自娱自乐而已。

② 如果99.99%的矿工决定把比特币挖矿由每区块25币改为每区块250币,那么矿工在这件事上有投票权吗?能做到吗?
显然没有,矿工当然可以分叉到新区块链上挖矿,给自己记每区块250币的工资,但是没有任何比特币用户会承认矿工挖出的币。哪怕旧区块链上只有0.01%的算力,新区块链上有99.99%的算力,矿工也只是在自娱自乐而已。

打个形象的比方,比特币用户相当于比特币这个公司的股东,有最终决定权,
矿工相当于公司的雇员,领工资(区块奖励)干活(记账打包交易),
矿工有什么权力呢?矿工在不损害股东的利益的前提下,有权在矿工内部决定干活(记账)的工作细节。

当然矿工(雇员)对比特币用户(股东)也有一定的影响力,
在干活的具体细节上,股东也要听雇员的意见,并且想办法说服雇员乖乖干活。
比如股东想要雇员干更多的活,记更多的账(扩大1MB区块容量),
雇员表示太多账记不动(大区块受GFW限制传输慢),出错扣工资高(孤立块高),
那么股东也要考虑雇员的反馈,调整方案(各种BIP改进方案)。

但不能因此说:雇员有讨价还价的能力 / 雇员负责具体的版本升级实施 = 雇员有投票决策权,
雇员一旦出现了损害股东利益的行为,甚至在敌对势力的雇佣下对股东进行攻击(51%算力攻击),
股东在无法控制的情况下,是完全可以更换一批雇员(更换挖矿算法),甚至解雇全部雇员(从POW更换为POS模式)的。

7.2、被误会的缺陷(技术类)
7.2.1、顶级黑客破解比特币那是分分钟的事
历史漏洞列表 Common Vulnerabilities and Exposures
以回滚解决破解

比特币在技术上来说,作为一个软件系统,漏洞是难以避免的,但是,只要拥有相对完善的应急处理预案,一切风险都是可控且可补救的,拥有众多的战斗力极强的开发开发人员和追随者的比特币社区就像是一个坚不可摧的巨型堡垒,任凭它风吹日晒、刀砍斧削,却能巍然不动。

2010年8月15日,黑客是通过利用大整数溢出漏洞,绕过了系统的平衡检查,在第74638块1844亿。《比特币曾经被刷出1844亿个

黑客的最大贡献是在比特币初期就拼命地找他的漏洞, 以至于现在都很难发现漏洞了,当然这是黑客自私的行为,目的是获利。
(未完)

7.2.2、量子计算机攻破比特币加密那是分分钟的事
加密远比解密代价小,假设以数字+大小写字母(共62种字符)设置密码,某超级计算机1秒能暴力尝试10亿个密码,那么:
破解5位密码需要1秒(62^5=9.2亿),
破解6位密码需要62秒,
破解7位需要1小时,
破解8位需要2.5天,
破解9位需要半年,
破解12位需要10万年(超过人类文明史),
破解15位需要243亿年(超过宇宙年龄)。

15位密码不过比5位密码多输入几位,耗时几秒,却导致解密代价高到了几乎不可能的程度。

量子计算机即使带来一亿倍的破解速度提升,那也不过是抵消了比特币256位私钥长度中的27位而已(2^27=1.3亿)。就算外星人出现,连续发生了数次一亿倍破解速度提升(每次抵消27位私钥长度),比特币也只要简单地把私钥长度升级到512位即可。

算法破解部分(未完成)

7.2.3、政府控制着互联网,想要搞死比特币那是分分钟的事
政府为维护铸币权必将杀死比特币
无权
做不到
http://coin.dance/charts/RUB

李子暘你错了,比特币无需政府的承认
另外禁止一样先进的技术有两种风险。

你禁止,别人不禁。别人取得发展先机,你就落后了。
禁止一种先进的东西会带来统治合法性的质疑。

互联网就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国家防火墙的存在,严重伤害了中国的经济发展,也给统治者的合法性带来了强大的攻击力量,这种力量国内和国外都存在。

所以说禁止比特币在逻辑上是不合理的,在道义上也是不道德的。这跟强行推行国家防火墙是一个道理。
(未完)

7.2.4、世界大战切断网络搞死比特币那是分分钟的事

7.2.5、太阳风暴摧毁电脑搞死比特币那是分分钟的事

7.2.6、比特币每秒只能处理7笔交易,无法和每秒峰值数万笔交易的VISA相比,无法承载全球交易量
比特币能承载的交易量受区块大小限制,例如目前每个区块上限1MB,每10分钟1个区块,以一个交易0.25KB计算,每秒平均能打包1000/0.25/60/10=6.67个交易,这也是很多资料提到比特币每秒处理7笔交易的由来。

但区块上限1MB并不是不能扩大的,目前1MB的区块大小已经被填满了一半,所以扩容也被提上日程,例如其中一个改进方案BIP101:先提升区块体积上限至8MB,然后每两年上限加倍,直至每块达到8GB 上限,此时每秒交易数 8*1000*1000/0.25/60/10=5.33万笔/秒,并不逊色于现在的VISA处理能力。

逐步提高区块大小,而不是一下子提高到8GB的原因是避免超过节点的承载能力。网络带宽和本地硬盘容量制约了比特币的区块大小,考虑到个人节点可以采取剪枝的方式压缩存储交易数据(对自己存储所有交易,对别人只存储最后余额),而矿池、交易所、第三方支付等专业节点又不在乎存储数据量,因此目前区块大小的最大制约是网络带宽。

现在民用的30M带宽理论速度3.75MB/S,每天最多可传输12.96亿笔交易,假设每人每天产生10笔交易,那就足够1.3亿人使用。假设要满足全球70亿人使用,那就需要1.62G的带宽,这即使在现在也不是非常夸张的带宽,香港1G光纤不过是199港币/月。(网易《你所不知道的香港宽带服务》)

<img src="https://pic1.zhimg.com/f1c512892443394423af4fc190dc43bc_b.jpg" data-rawwidth="417" data-rawheight="371" class="content_image" width="417">摩尔定律指出了计算机性能的高速、指数化发展。即使只考虑光纤这种通讯方式,其潜力也极其巨大。光纤的通频带很宽,理论可达30亿兆赫兹,我们现在只用了九牛一毛。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设备终端能够提供多高的速率,光纤就能传输多高的速率。即使不考虑未来技术,现在实验室中单条光纤最大速度也达到了43T(43000G)(腾讯《摩尔定律指出了计算机性能的高速、指数化发展。即使只考虑光纤这种通讯方式,其潜力也极其巨大。光纤的通频带很宽,理论可达30亿兆赫兹,我们现在只用了九牛一毛。目前的技术条件下,设备终端能够提供多高的速率,光纤就能传输多高的速率。即使不考虑未来技术,现在实验室中单条光纤最大速度也达到了43T(43000G)(腾讯《43Tbps网速新纪录诞生》),处理70亿人的交易只是九牛一毛。

人类人口是不可能以指数速度发展的,未来全球人口能达到700亿?7000亿?还是每人每天需要产生100笔?1000笔交易?因此不可能出现比特币网络无法承载全球交易的情况,现在一台个人电脑就足以轻松存储全球人口的身份信息,未来一台个人电脑轻松处理全球交易,也不是多么遥远。

7.2.7、比特币交易需等待6确认(约60分钟),无法用于日常交易
日常消费0确认(存在主要矿池的内存池)即可。
(未完)

7.2.8、比特币现在手续费便宜是因为有区块奖励,将来区块奖励挖完后手续费特别贵

7.2.9、比特币不断丢失减少,最终无法使用
私钥是比特币地址的唯一控制方式,一旦丢失私钥,也就相当于丢失了地址里的比特币(注:这些比特币还在地址里,但再也没有人可以使用,就像深海沉船里的金币一样)。

早期用户往往成百上千地丢币,其中最倒霉的莫过于James Howells,不小心丢掉存有7500比特币的硬盘,在当时约价值5000万人民币(新闻《别扔硬盘,里面可能有 7500 个比特币》)。即使是专业人员也不能幸免,2011年7月当时世界第三大比特币交易所Bitomat在服务器重启后误删除了虚拟机,然后丢失了包含有17000比特币的wallet.dat(存放私钥的文件)及其备份,当然也有人怀疑Bitomat根本就没有丢币。

目前超过3年没有任何支出的比特币地址,总余额高达323万比特币(Blockmeta统计—沉睡地址),可能大部分都是丢失币。虽然随着比特币价格的上升和用户备份意识的提高,丢币会越来越少,但终究不可避免,比特币可用总币数将缓慢地下降。

不过这并不会影响比特币的使用,比特币目前最小单位为亿分之一比特币,总货币单位2100万亿聪,但比特币是数字货币,可以无穷尽地往下细分,因此即使丢失到只剩下1个比特币,只要调整比特币的最小单位,也不会出现不够用的情况。实际上,丢失比特币的唯一后果是——使得剩下的比特币更加值钱了,正好是法币通货膨胀的逆过程:)

7.2.10、比特币设计时,为何不把算力用来做有用的科学计算?而是要白白浪费那么多资源做无意义的哈希运算。

7.2.11、比特币网络会被51%算力攻击,政府只要控制超过一半的矿场或矿池,就能破坏比特币网络。
51%攻击的原理见《51%攻击解析 | 巴比特》。简单地说51%攻击的最大的用处是双花比特币。攻击者买东西付了比特币,然后用51%以上算力挖出另一个分叉,新分叉中没有刚才的交易,那么就能取消刚才的付款,把已付款的比特币拿回来了。

听起来似乎很厉害?一知半解的小白往往会神话51%攻击的威力,认为51%攻击是对比特币的致命威胁。然而51%攻击是一种攻击范围、攻击条件、攻击对象都极其有限,仅存在于理论上,完全可以完美防御的攻击。在攻击者和卖家都不犯错误的前提下,攻击者必败。

a、51%攻击必须针对大金额的付款
没有任何攻击者会消耗大量算力成本,去51%攻击一杯咖啡的付款。即使是只求破坏的恶意攻击者,为了造成影响,也必须攻击大金额付款。想像一下,51%攻击者宣布:动用超过2/3算力,成功51%攻击了一杯咖啡的付款。

b、51%攻击必须在短时间内发起
哪怕有绝对优势的算力(比如总算力的2/3),攻击者也不能在付款后太长时间才发起51%攻击,否则不管是分叉追赶主链的极长耗时,还是攻击矿池的长时间不出块,都将导致社区和卖家的警觉和攻击的失败。

另外一旦发生被证实的大金额51%攻击后,开发者也很有可能采取一些安全措施,来限制长跨度时间51%攻击,例如修改比特币客户端为不接受太长时间以前的分叉(比如不接受任何12小时之前的分叉)。攻击者一旦超过12小时才放出分叉,对不起,我们不认这个分叉,哪怕这分叉比主链高度还高,你就自己继续挖着玩吧。

注:目前比特币客户端没有此限制,允许接受任意时间之前的分叉,原因是拒绝一段时间之前的分叉存在微小的风险:当全球互联网出现严重且长时间的中断时,不同地区有可能产生无法合并的不同分叉。既然51%攻击只是理论上、从未出现的危险,那现在就没必要做此限制。但是一旦首次发生了大金额51%攻击,特别是矿工恶意持续发起51%攻击,开发者两害相权取其轻,就有足够的理由加入这一限制。

c、51%攻击必须针对无法撤回的发货
例如攻击者51%了一次购房付款,那售房者肯定会因为攻击者的付款欺诈,把房子追回。在几个小时之内既是大金额,又无法撤回,又接受比特币的发货实在太少太少,甚至少到可以认为只有一种——针对交易所的51%攻击,充值比特币到交易所,卖出提现法币或直接把比特币提出来,然后51%攻击拿回充值的比特币。

不过交易所只要不犯错误,是完全可以完美防御攻击的:
① 大额充值比特币后法币提现:
延长处理时间(大额法币本身处理耗时也长),过了12小时的分叉时间限制就安全了。

② 大额充值比特币后比特币提现:
延长处理时间用户体验不好,不过有个巧妙的防御方法:将充值的币作为提现币的来源,这样一旦攻击者取消了充值交易,后续依赖的提现交易自然也就失效了。在线博彩中本聪骰子使用了此技巧,因此可以接受0确认的投注。

因此比特币的51%攻击是一种攻击范围、攻击条件、攻击对象都极其有限,完全可以完美防御,仅存在于理论上的攻击。

即使是在绝大部分算力都被恶意攻击者控制(比如政府控制矿场矿池,持续不断地攻击比特币网络),比特币开发者也可以通过更换挖矿算法,甚至从POW挖矿更换为POS挖矿的方法,让攻击者价值几十亿元的矿机变成废铁。

7.2.12、比特币在实际运行中不可避免地走向中心化(数据量大)
这对于过去来说是不可想象的方式,如此浪费计算力和带宽
(未完成)
7.2.13、区块链将发展,比特币将被淘汰

7.3、确实存在的缺陷
7.3.1、安全性
7.3.2、波动性,无法履行价值尺度功能
(未完成)
【法币不能保证今天五块钱的面,明天还是不是五块。你说的这个情况在战乱下的确有。单和平年代,相对稳定。 然后我们看比特币呢,今天早上也许我手里的比特币买不起一碗面,但是到了晚上我就能买四五碗。这样的波动性,作为货币我吃不消啊。】

法币和平年代虽然相对稳定,但也相对稳定贬值。
短期确实法币比 黄金/比特币稳定,但法币长期趋势上一直对 黄金/比特币 贬值,那么是不是就会有一些人,在长期持有货币时选择黄金/比特币?

比特币的波动性很明显逐年下降,现在已经不可能再出现一碗变四五碗的情况了。
等到比特币波动性下降到黄金水准(小于日0.3%),那作为日常货币使用,并不会有什么问题。
你会在乎一碗面是5元还是5.015元吗?

有人认为一旦比特币用于清算结算的量变大,远超用于投机的量,其价格也就趋于稳定
Coinbase(也就是 Olaf 所在的公司)最近上线了 「借记卡转换」(Shift debit card) 功能,任何可以刷卡的商户都可以用比特币支付,原理就是从你的 Coinbase 账户中扣除比特币。但是商户是见不到比特币的,因为系统已经将比特币转换成美元支付给商家。
(未完成)
7.3.3、匿名性
7.3.4、挖矿缺陷
7.3.4.1、中本聪对挖矿的本意设计
目前这种谁的矿机多算力高,谁就能抢到打包权的挖矿方式称为POW挖矿(Proof of work,工作量证明)。中本聪在白皮书第4章中对挖矿曾作出如下表述:

工作量证明(POW)机制还解决了在集体投票表决时,谁是大多数的问题。如果决定大多数的方式是基于IP地址的,一IP地址一票,那么如果有人拥有分配大量IP地址的权力,则该机制就被破坏了。而工作量证明机制的本质则是一CPU一票(one-CPU-one-vote)。

但中本聪并未预料到ASIC矿机和大规模矿场的出现。在目前的POW挖矿中,拥有大量矿机的人就像拥有大量IP地址的人一样,不仅破坏了中本聪挖矿(投票)机制的本意,更有可能危及比特币系统。

7.3.4.2、POW挖矿的缺陷
在目前的挖矿方式下,比特币网络的使用人(比特币用户)和维护人(矿工)是两个不同的群体,不同的群体必然存在不同的利益,不同的利益将导致难以调和的冲突

① 矿工和比特币用户的利益冲突
在是否提高区块上限1MB(以此提高比特币处理交易的数量)的争议中,矿工和比特币用户就出现了明显的分歧。用户和部分比特币核心开发者倾向BIP101方案(Bitcoin Improvement Proposal,比特币改进提议)(先提升到8MB,之后每两年上限加倍,直至每块达到8GB 上限),希望快速提高比特币区块大小。

但大区块将增加矿池的网络和服务器成本,并导致孤立块率上升,给矿池带来损失,因此矿池则倾向于放慢提高区块大小的速度,并最终通过算力投票选择了BIP100方案(先提升到8MB,之后矿工可通过算力投票改变,但不超过32MB)。

更让用户头疼的是,除非绝大部分用户一致同意改变目前的挖矿方式(抛弃掉目前的矿工),否则负责维护区块链的矿工拥有是否将全网升级到某个新版本的决定权,如果矿工强硬拒绝,即使用户再希望使用新版本,也无可奈何。

② 矿工对比特币网络的攻击
目前比特币市值约220亿元,全网435P算力的矿机价值约9亿(简单假设所有矿机都是1.15T/2400元的蚂蚁S5),也就是说目前使用4.5亿元的矿机即可对市值220亿元的比特币网络发起51%攻击。如果通过租用矿机/算力,通过矿池免手续费控制算力等方式,51%攻击的成本还会更低。除了51%攻击外,矿工还可能通过拒绝服务(不打包任何交易)+分叉攻击(一旦有正常的打包交易区块,就将其分叉)的方法,让比特币的任何交易都无法确认。

更麻烦的是,未来随着比特币初始区块奖励的不断减半,矿机总值占比特币市值的比例必将越来越少,目前比例为4%,再经历五次减半后比例可能只剩千分之一,也就是说攻击者完全可以先做空比特币,然后用比特币市值万分之五的矿机攻击比特币网络,造成市场恐慌和比特币价格下降后从中获利。这是不同群体不同的利益必然导致的难以调和的冲突。

③ 矿工消耗的资源
POW挖矿的另一个问题是消耗了巨量的电力等资源,一直被环保人士所指责。虽说金矿挖矿也消耗了巨量的资源,但比特币作为全新的互联网货币,为什么要和挖金矿这种几千年前的古老行业比谁差呢?

矿工所消耗的矿机和电力资源并不是凭空变出,而是由全体比特币用户买单,比特币挖矿作为一个类似黄金挖矿的工业生产行业,长期利润必将趋近社会平均利润,因此矿工必须将挖到的绝大部分比特币在交易市场上卖出,以支付购买矿机和电费成本,这对比特币市场资金造成了严重的吸血效应

具体来说,目前每天产生的新币是25币/区块*6区块/小时*24小时=3600个*1500元/个=540万元,也就是矿工将从比特币市场资金每天抽血540万元,每月1.62亿元,每年19.44亿元。矿工还会在币价较高时借币提前卖出未来的电费,这虽然有益于平抑市场的过度泡沫,但同时也对比特币用户和币价上涨造成了沉重的负担。

7.3.4.3、POS挖矿的改进
竞争币点点币(Peercoin)对POW挖矿加以改造,创造了POS挖矿(Proof of Stake,权益证明)的方式,规则是以币挖矿,谁的币多,谁就能抢到打包权。用币挖矿的效果有点类似于存币获得利息(挖矿收入)。

在POS挖矿中,初始币多者恒多,这将导致非常严重的公平性问题,因此不适合做初始币分发。但POS挖矿非常适合做初始币挖完后的区块链维护。在初始币已经挖完,币已经非常分散的前提下,POS挖矿获取的极少量手续费,远远少于正常经济活动带来的币流动,并不会导致币多者恒多,此时POS相对于POW挖矿的优势是:

① 统一了比特币网络的维护者和使用者。
② 无人能控制51%以上的比特币,即使控制并发起了攻击,受损最大的也是他自己,这使得51%攻击几乎不可能出现。
③ 维护比特币区块链的成本低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用户在使用比特币客户端时,就顺便进行了POS挖矿,维护了区块链。

目前新发行的山寨币几乎都使用了POW分发初始币,POS维护后期区块链的挖矿模式。POW使得初始币分发公平,用户愿意参与;POS避免后期用户资金被无穷无尽的矿工砸盘吸光。经过数千山寨币实验后市场的自发选择,证明了POW转POS的可行性和必然性。

比特币在初始币挖完(或基本挖完),用户和矿工的利益冲突日益严重时,也有可能转为POS挖矿。转换何时发生,取决于用户和矿工利益冲突的尖锐程度。矿机总价一旦降低到比特币总市值的万分之一以下,矿工对比特币网络的攻击几乎不可避免

为维护比特币网络的安全,即使无外人攻击比特币网络,比特币的支持者也有可能抢先对比特币网络发起攻击,以消除这一安全隐患。不要觉得这是天方夜谭,在是否提高区块上限1MB的争议中,Coinwallet等公司或个人就曾花费数百比特币的手续费,发起了巨量的垃圾交易阻塞比特币网络,以此证明提高1MB上限的迫在眉睫。在社区的压力测试中转为POS,总比在外部攻击,市值暴跌,血雨腥风中转为POS好。

8、总结与忠告
以下的每一个字都是无数前人的血泪所成,请务必谨记在心。

8.1、投资风险
① 比特币是一种存在巨大的遐想空间,争议极大,价格波动也极大的特殊商品。

② 比特币很有可能由于各种缺陷,无法达到一定规模进入正循环,最后像世界语一样半死不活

③ 不建议普通人投资比特币,目前比特币风险级别属于风险投资,不属于普通人投资领域。如果一定要看好要投资,请确保充分了解比特币,使用闲钱投资,并做好损失95%本金的心理准备

策略上建议做长期小额定投,小额定投时币价高买入的币数就自动变少,币价低买入的币数就自动变多,这被历史证明是风险最小的策略。即使运气差到在三次泡沫顶峰才开始小额定投,但由于牛短熊长,短期少量的高价币成本很快被后续长期便宜币摊平,因此都不会被套太久。进一步的数据论证,建议读读这篇文章《比特币定投的可行性检验》。

如果有稳定的资产收益(比如信托基金利息、房屋房租、股权分红),那用收益定期买入是最理想的策略——这种投资的心理负担最小,就算遇到像32美元到2美元的归零暴跌,也拿得住。按历史战绩看,“利息” 买入的比特币,价值已经远远超过了“本金”。

⑤ 时间上建议做至少数年的长线投资,短线玩波段甚至玩杠杆期货的“高手”绝大部分死得很惨。特别强调一点:看好比特币的死忠,一定不要玩杠杆期货。投机中务必做到无情无义,对投机标的好感会严重影响对交易趋势的判断,最后在某次暴跌中彻底爆仓几乎是必然事件。死忠适合做现货抄底,即使是32美元到2美元的深跌,由于对比特币了解深刻,也不会被轻易洗出。

8.2、使用风险
① 购买比特币后一定要提现到自己的钱包绝对不要在交易所长时间存币。合规的比特币交易所应像券商的资金第三方存管一样,托管所有的法币和比特币,只负责撮合交易。现在的比特币交易所还在野蛮生长期,交易所同时掌控法币和比特币,存在极大的跑路和被盗倒闭风险。

绝对不要认为某交易所“足够大”就不会倒闭。Mt.Gox交易所在倒闭前是全球最大的交易所,曾经占全球80%交易量,2014年宣布黑客“盗币”而倒闭,随之失踪的是85万比特币,最后日本警方的调查结果是CEO内部交易亏损和监守自盗。

③ 不建议新手使用电脑版钱包,以免被黑客盗币。建议使用淘汰的安卓手机,只装一个手机版比特币钱包专门用来存币(建议到 https://bitcoin.org/zh_CN/choose-your-wallet 下载手机版Bitcoin Wallet)。

手机是远比电脑安全的:专门存币的手机可以平时一直关机,发币时才开机;不会像电脑因日常使用装软件、访问网站、收发邮件而中毒;手机本身的漏洞和攻击者都远少于电脑。另外手机和电脑都可能损坏或丢失,所以务必导出地址私钥,使用WinRAR等压缩软件用长密码打包加密,在多处邮箱或网盘备份

如果感觉本文有帮助,欢迎打赏BTC到地址:) 1G6fhQh194VQnMKhAZt4hV2VPhr7N8hvsb
============
利益相关声明:    
本人持有比特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