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分叉后为什么没有暴跌?

最近的比特币分叉,有很多朋友都吃到了免费赠送BCC的福利,比如有朋友借了几十万买BTC,然后分到BCC就卖掉落袋为安,我很佩服这种执行力和魄力,没有恋战,挣到了就跑,毕竟借钱玩实在是风险太大。但我个人是极力不推荐借钱投资的,尤其是这种高风险的投资。


也有朋友在交易所提前买好了比特币,等待它静静地生出BCC,却因为平台(bfx平台)的规则变更没有领到BCC,对此我替他感到很不公平,但对交易所来说,我们普通散户只是弱势群体,也是无力抗争。


无论是吃到这波红利也好,没吃到也罢,免费发币的红利都已经过去了,我们还是要把目光放在未来。毕竟,看未来才有机会,看过去是没有意义的。BCC刚一出生,市值就跑到了前三,不愧是比特币血统的币种。对于BCC,没有币的建就先不要冲动追高再买了,最近的市场行情肯定会持续震荡,最安全的做法也许就是保持不动。

其实这次的分叉并非比特币的第一次分叉了,早在2013年3月12日,比特币的区块链就出现过分叉,分叉持续了24个区块,6个小时的时长。出现的原因是比特币协议0.8版本中为了紧凑区块链数据结构,反而出现了拒绝服务漏洞,使得某些节点能够压制其他节点的消息广播,从而仅广播自己的消息。当然最后这个分叉最终被原本的主链赶上而成为了孤链,这个问题也在后一版的协议中被修复。而相比于2016年The DAO事件中追随事件起伏的以太币币价起伏,当时处在疯长通道中的比特币币价并没有因为分叉和漏洞受到任何影响

再来回顾下以太坊的分叉。2016年7月,为了挽回The DAO漏洞引发的损失,开发者和矿工们决定采用硬分叉方案,将时间调到The DAO受攻击以前。北京时间2016年7月20日晚9点30分左右,以太坊开发团队通过修改以太坊软件的代码,在第1920000区块强行把The DAO及其子DAO的所有资金全部转到一个特定的退款合约地址,从而“夺回”黑客所控制的DAO合约的币。


结果是形成两条链,一条为原链(ETC),一条为新的分叉链(ETH),各自代表不同的社区共识以及价值观,自此分叉开始。2016年7月24日,ETC开始登陆国外的交易所P网(Poloniex),8月登陆国内的云币网等交易所。分叉后的ETH和ETC都分别经历了暴涨暴跌,其中ETC在8月初登陆国内交易所时,更是经历了接近20倍的暴涨,后来又持续暴跌回落

时过境迁,虽然我们可以参考过去ETH的波动,但是比特币新一轮的分叉肯定与过去都有很大区别,而且过去ETH的分叉历史肯定也会影响到如今市场的情绪和投资者的决策,甚至就连几天前很多人预言的暴跌,都影响了市场的情绪,结果市场异常地平静。说到底,交易场永远是零和博弈的游戏,每个人都想成为赢家,但是永远是有输有赢,如果你没有把握能够在波动中获利,也许观望是更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