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是个骗局?!还是被骗局?! (深度好文)

1971年,阳光帅气且英俊潇洒的尼克松总统宣布:“今后美国停止将外国人手中的美元兑换成黄金!”美国的这次明目张胆的赖账着实震惊了世界,美金自此与黄金不再挂钩,曾经的美金背后不是有黄金,取而代之的,是国家信用,美金开始习惯上被叫做美元,同时这也标志着货币打开了信用时代的大门。

(到底什么是信用货币,在本公众号其它推文有详细通俗易懂的解读。)

不得不说,这是凯恩斯学派的极大胜利!央行和政府更是活灵活现的开始了一轮又一轮的货币调控,讽刺的是,通胀和经济危机的梦魇却一直如影随行,任你怎么调控。

2009年,比特币诞生,一场与信用货币对抗的赌局自此也拉开序幕。

比特币是不是一个骗局的争论也一直从未停息过!

是骗不是骗,以下,解释比特币最纯粹的设计初衷,也为比特币正名!


什么是比特币?


比特币(英语:Bitcoin,简写:BTC,货币符号:฿),是一种用开源的 P2P 技术的软件而产生的电子货币。“比特币”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聪(可能化名)在 2009 年提出。现在比特币也指根据中本聪的思路设计发布的开源软件以及建构其上的整个 P2P 网络。
与大多数现行信用货币不同的是,比特币货币系统是独立存在的,其运行不依赖于中央银行、政府、大型企业的支持或者信用担保。比特币使用遍布整个 P2P 网络节点的分布式数据库来管理货币的发行、交易和账户余额信息。中本聪采用密码学的原理,确保各个比特币节点按照既定的协议达成共识,从而确保货币流通各个环节的安全性。例如,比特币只能被它的真实拥有者使用,而且仅仅能使用一次,支付完成之后原主人即失去对该份额比特币的所有权。

比特币货币总量按照设计预定的速率逐步增加,增加速度逐步放缓,并最终在 2140 年达到2100 万个的极限。P2P 的分布式特性与去中心化的设计结构,确保了理论上任何机构都不可能操控比特币的货币总量,或者制造通货膨胀

在全球范围内,比特币可以通过多个线上的交易所和服务商进行兑换交易,也可以在线下找到兑换点,兑换为现钞或金币。


比特币是怎么发行的?


简单的说,大概每十分钟发行一次。
新比特币在每个网络节点在解决了一定的数学计算(比如,创建新的 block)后生成。这个生成过程被认为是难以重现和 proof of work 的。解决问题后得到的回报是 automatically adjusted,因此在比特币网络的头 4 年,将会产生总额为 10,500,000 BTC 的比特币。这个数量每隔 4 年就自动减半,也就是说在第 4 至第 8 年会产生 5,250,000 BTC,第 8 至 12 年则只有 2,625,000 BTC,如此类推。到最后,总共产生的比特币数量为接近21,000,000 BTC。
另外,伴随着网络一同建立的还有一个系统。平均每隔 10 分钟,该系统就尝试去收集网络上产生的 block 里面的新比特币。创建新比特币的难度系数是随着参与尝试产生新比特币的人数而变化的。整个网络一致认可基于产生最前面的 2016 个 block 所花的时间实现这些行为。因此,难度系数与产生这些最早的 block 所花的时间内投入到产生这些新的比特币的平均计算资源有关。某个人“发现”一个 block 的可能性是他所用的计算资源和所有同时在网络上生成 block 的计算资源的比值。


比特币的的分割最小单位


技术上,1 个比特币基于目前的数据结构被分割到 8 个小数位。也就是说目前最小的比特币单位是 0.00000001 BTC。如果在未来出现对比特币分割为更小单位的需求,届时社区需要就如何实现更小的分割量进行讨论。


比特币虽有总量限制,但可以被分割,也会出现通货膨胀?


黄金白银一样也可以分割成很小的单位,你见过黄金白银版通货膨胀?况且黄金白银还是可以通过开采增加净供应量。另外,比特币并不是可以无限分割的,如上,比特币想要切分到更小单位,并不是那一个、哪几个、哪一些人能说了算的事。比特比的使命就是去中心化,拒绝通货膨胀!若真是比特币出现通货膨胀,乃天大的讽刺!


比特币的价值从何而来?又是谁在支撑比特币?


比特币之所以有价值,是因为越来越多的人接受比特币为一种支付手段。没错,正相当于美元作为世界货币一样,大多数的国家都接受美元作为一种支付手段。我们常说的“货币以黄金作为支撑”这句话的实际意义是存在着可以把货币兑换为黄金的承诺。某种意义上,你可以说比特币是以商人的价格标签来支持的,因为价格标签也是一种承诺:承诺可以用特定数量的货币来交换货物。一种常见的误解是,比特币的价值来源于产生它所消耗的电力。但是,成本不等于价值。雇1千个人在地上挖个大坑需要很高的成本,但这件事毫无价值。另一方面,虽然对于有用的货币来说“短缺”是一种关键的需求,但“短缺”本身并不能使任何事物更有价值。比如你的指纹是绝无仅有的,但这并不意味着你的指纹就有任何交易价值。


如果有人把全部存在的比特币都买下了呢?


Impossible!!!

可想而知,在尝试全盘收购的过程中,买家/卖家只会把价格托到天高,最终买家会耗尽全部的钱。而且,不是所有的比特币都是可以出售的,没有人能买下本来就不能出售的比特币,就像黄金储备那样。其实还有最关键的一点:货币的用途是流通,如果真有可能全部的比特币都被买下,那么比特币的流通用途就消失了,也就是说,比特币就会分文不值。没有那哪个收购者脑袋被门挤了会去做这种赔到内裤都穿不起的荒唐事情。

如果不再有新的比特币被创建出来,当比特币丢失后将会怎样呢,不会有问题么?
根本不会。基于供求原理,如果比特币的总量减少,则剩下的比特币的需求将会上升,因而这些比特币就会具有较高的价值。于是,当比特币丢失后,剩下的比特币的价值就会增加来补偿。随着比特币的价值上升,用于购买一件事物的比特币的数量便会相应地减少。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通货紧缩现象,简单说,就是钱更值钱了。


为何我必须要等上 10 分钟才能花我收到的比特币?


要等上 10 分钟的理由是,10 分钟是系统找到一个有效的交易链块所需要的平均时间。值得注意的是基于运气这个时间实际上会稍长或稍短,10 分钟只是一个简单的平均情况。在软件的界面中显示为“证实的”或“确认的”(confirmations,取决于软件的汉化)的交易链块记录的内容是比特币如何被网络一致认可由谁拥有。一旦发现所有人都同意你对一个block 里面的记录的比特币具有所有权,你就可以把这些比特币花掉。如果某个人尝试通过撤销一项交易来欺骗整个系统,在最终被认定无效之前也有可能网络上的某些节点会对此进行认可。所以,一项交易获得的确认越多,则该交易被证伪、被撤销的风险就会越低。只需要 6 个 blocks 或者 1 小时,就可以使得撤销交易所需要的运算量达到完全不切实际的程度。这与信用卡可以在交易后的三个月内拒付的特点相比明显要好得多。
如果你要追问“10 分钟”的更详细的由来,答案是:这是 Satoshi 对新 block 在大型网络中传递所需的时间和由于交易链分拆而被浪费的工作量之间的折衷选择。


为了能用比特币买或者卖东西是否必须要等上 10 分钟?


不。如果交易的价值不高,不去等待认可也是合乎情理的。问这类问题的人们通常想的都是诸如超级市场或者自动售卖机一类的场景,零确认的交易同样会在软件界面中显示,但你无法把比特币花出去。当然,你能在未来花掉这些钱。通常上,在 0 确认的情况下销售相当便宜的商品(如零食、数字下载等等)时不算是什么大问题,只要你在运行一个和比特币网络连接得很好的节点就行。


Bitcoin是一种虚拟货币……而已


如果这话的意思是在说,“虚拟”的不如“真实”的(纸币),那可就大错特错了。因为很多人可能没有意识到,任何纸币本身,事实上也是虚拟的。

既然纸币与bitcoin都是虚拟的,那么,真正应该问的问题不是“哪个更真实?”,而是“哪个更靠谱?”


Bitcoin就是游戏币?


现有的所有游戏币,其实都是“游戏中央银行”发行的,在这场游戏中作为一个独立的系统。游戏币一样会出现通货膨胀,因为游戏币的发行者发行游戏币几乎是没什么成本的,通过增大游戏币的发行,游戏中央银行能够快速的掠夺玩家的财富。

需要进行类比的话,游戏币跟传统货币类似才对。同样的,为了游戏的长久运营,游戏币的发行同样需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去“调控”。

Bitcoin是全网络p2p发行的,没有中央银行。货币发行数量,是最早的协议设定的。不受p2p网络任何一个参与者的控制。


Bitcoin没有黄金支持,所以……


Bitcoin确实不靠黄金支持。可是,一切的纸币,都只是声称由黄金支撑,是的,声称。中央银行在发行货币的时候,确实声称他们的货币发行数量与他们的黄金拥有数量持平……可事实上呢?从来没有过不增发的时候。特权的特征就是它一定会滥用自己。也恰恰因为如此,历史上,所有的由中央银行发行的货币,没有不贬值的,没有不通货膨胀的,真没有。货币失控的恶性的通胀案例倒是有不少。

某种意义上,比特币倒可以说是继承了黄金白银等贵金属货币的属性,也即天然稀有,没有人可以任意改变它的数量,开采出来需要付出相当的成本。不同的是,人们对闪闪发亮的贵金属有着天然的热爱,而比特币却不是特别容易被理解和接受。


Bitcoin没有黄金支持,那由什么来支持?


信任。历史上所有的货币,都是靠信任支撑的——比如,你和大多数人一样,倾向于相信中央银行拥有同等价值(而不是更少)的黄金。Bitcoin是它的用户用自己的电脑运行客户端,成为p2p网络的一分子支持的(相当于真金白银投票——因为硬件是有成本的,电不是免费的)——这也是一种信任。关键在于,自发的信任比被迫的信任更有价值。


Bitcoin没有价值!


这次你彻底正确了!货币本身就不应该有什么价值,它只是交换的媒介。交易公平的前提不是货币是否有价值,而是这种交换的媒介是否被双方认可,而后可以据此产生双方认同的“等价交换”。你所崇拜的人民币、美元、其他主权信用货币也好,一样是没有价值的,只是官方法定的交换媒介!以前的美金是可以直接按照官家兑换黄金,中国古时所用的银票亦可以兑换白银。实际上,美金、银票也好,只是一种凭证,证明你对这些财富的所有权,真金白银,实打实的存在,没人能点石成金。信用货币,也是一种凭证,一种债务凭证,证明了央行(发行人)对你的债务,不同于美金和银票,这个债务人有时会有一种神奇的魔法,点石成金。货币一样没有价值,硬说它的价值,就是发行人的信用。


Bitcoin不安全,容易被盗……


只要是货币,都没有绝对的安全。活上一段时间,任何人都可能会有丢钱的经历,要么被盗,要么丢在路上,即使是存在你的银行账户,也不是百分之一百的安全。安全是普遍性的问题,然而解决安全问题,根本不是货币的责任。


Bitcoin早晚会被足够的计算能力所攻破……


这就是p2p网络的威力之一。因为无论多强大的计算能力加入p2p网络,它都会成为p2p网络的一部分,它自身的计算能力无法超过整个p2p网络。目前Bitcoin的p2p网络计算能力早就超过了地球上所有最快的超级计算机计算能力的总和。

还有,很多人忘记了另外一件事情,如果Bitcoin的p2p网络能被更破,那么更为脆弱的是现有的金融系统——它们所拥有的计算能力早就被超越了。所以,相对来看,Bitcoin更安全一些才对。


Bitcoin不公平,早期使用者太占便宜了!


也许是吧。那一家公司上市,创业者和原始股持有者都赚得最多,尤其是相对那些后来在二级市场上购买股票的人来说。这是很自然的事情。这种所谓的不公平并非只存在于bitcoin金融世界。再一次,公平总是难以实现,不过,公平,跟安全一样,从来都不是货币的责任。


Bitcoin会用在很多不法用途上,所以应该被禁止!


有足够的理由相信,如果这个理由成立的话,所有的货币都应该被禁止——因为每时每刻,都有大量的货币(非Bitcoin)在各式各样的非法渠道中流通,完成各式各样不可告人的目的。

不过,人们总是倾向于妖魔化他们不可理解的新生事物。

其实,用Bitcoin买毒品,并没有想象得那么容易。想想吧,在互联网上用BTC支付购买毒品(或者其他的违禁物品),你支付确实可以匿名,但你不实名的话,你是很难收到货品的。线下交易,线上比特币结算,另一码事。

洗钱?洗多少钱?1美元,没必要洗吧?通常,只有额度大到一定程度,才不得不“洗”。可目前Bitcoin的汇率变动太大(今天涨5%,明天可能跌10%),乃至于洗钱成本不得不好好考虑。

事实上,很多东西诞生的初衷是好的或者是中性的,但总有心怀叵测的人利用它做不好的事情——比如鸦片,最初只是医用镇痛,但却被人用作毒品贸易取得巨大利益。鸦片本身是没有思想是无辜的,把它涂黑扭曲的是某些人。


Bitcoin就是个庞氏骗局!


请先仔细搞清楚“庞氏骗局”的定义。没有人有办法清楚地向一个概念不清的人解释任何问题。

“庞氏骗局”的最重要特征在于,先来者要靠后来者的加入才能赚到钱,与此同时,后来者由于再也没有后来者而必然赔钱。Bitcoin不是这样的。先来者确实可能赚到更多钱(只是可能而已;因为很多先来者更可能早就在很低的价位售出了BTC);但他们其实并非一定要依赖后来者才能赚到钱;并且,后来者不一定赔钱,因为Bitcoin是保值货币(换种说法,是通缩货币,而非通胀货币)。


Bitcoin的挖矿行为,就是在浪费社会资源……


能比“从地下淘出黄金,而后冶炼、加工,做成金块之后再埋到地下,而后不断砍树制造特殊纸张超额印制纸币”更浪费社会资源?

哦,对了,地球上所有银行的大厦都是最奢华的——往往比最著名的教堂都奢华。浪费的是谁的钱和资源?

Bitcoin的使用者更多都是在囤积,或者兑换其他货币,而不是用来买卖商品,所以,它并非有意义的货币……如果你不能理解“任何货币本身都是商品,并且是最本质的商品”,那么这个问题没办法解释了。


Bitcoin可以用来交易吗?


是的,可以。并且,比特币交易的开端,是。。。据说是一块披萨。。。事情的主人公据说是某程序猿,用10000枚(没错,是4个0)比特币买了一块披萨,这块披萨的价值如果按照当前的价格20000+人民币/枚来计算(2017年8月),披萨的价值2亿+(没错,是8个0)。不得不说,这程序猿哥们真霸气,吃得起天价披萨!

但天价披萨这件事是后话了,在当时没有几个人认可和了解比特币是个什么玩意的时候,谁会想到会发生这种与巨额财富擦肩而过的事情。

调侃归调侃,事实上比特币确实在流通作为交易媒介,接受比特币支付的商家越来越多,比如微软、亚马逊等。但,比特币严格意义上还不能称作货币,至少在稳定性和流动性上,还差些火候,要走的路还很长。


国家承认比特币吗?


承认比特币的国家有很多,比如德国、日本、加拿大、美国多数州等等。

但,不是每个主权都欢迎比特币。比如俄罗斯、中国、泰国等。

中国:不具有货币属性,不是真正意义的货币。

是的,没错,目前来讲比特币确实不能算作是真正意义的货币。归根到底,不能代表国家信用,不是法定货币。

如今中国、俄罗斯与美国韩国等原本不看好比特币的国家,因为比特币的区块链技术慢慢改观,从政府部门来看,2016年2月央行行长周小川指出,数字货币必须由央行发行,区块链是可选的技术。此前,央行还召开了数字货币研讨会。

2007年7月,比特币被《中国民法总则》纳入虚拟财产保护范围。

比特币目前已经有全世界100多个国家的支持者,全球比特币用户超千万。


Bitcoin会替代所有货币。


不可能,也不现实。“统一”从来都是个理想化但不可实现的东西。在任何领域都一样。有人设想过用“世界语”统一所有语言,以失败告终。欧洲的“统一货币”出路也不是很理想。原因也很简单,因为利益。甚至,目前类似Bitcoin的p2p货币也有很多种,因为Bitcoin是开源的,所以,任何人都可以发行新的p2p货币。当然,至于是否会有足够的人使用信任支持其它的p2p货币,就是另当别论的事情了。

事实上,:“聪明智慧”的人们已经山寨出各种“XX币”,其实是以此为名而炒作,与比特币的设计初衷完完全全是两码事。请你们的这些所谓的XX币不要抹黑了比特币!


比特币被炒至天价,当心成为最后的接盘侠?


本文无任何投资、投机劝诱,比特币会不会崩盘?这要看你的对崩盘的定义是什么了,跌20%是崩还是跌30%是崩。当前比特币的价格波动确实比较大,但是,随着更多的人认识比特币,更多的资金进入比特币,比特币的波动幅度会逐渐变小趋于平稳。道理和大盘股的稳定性比小盘股的稳定性要好是一样的。但从从比特币的设计原理和供求关系上来讲,比特币的价格只会越来越高(申明:仅代表个人观点,无任何投资、投机劝诱)。没有人能滥发和改变比特币的数量,当人们普遍认同它作为交易媒介的时候,比特币也能够成为不是货币的货币。现在言之“币‘’,尚不是真正货币,它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比特币的背后没有国家信用的支持,也正因为没有国家说了算,才有它最最独特的的一面。它的价值来源于使用者对它的信任,是自发的,而不是被信任。这正是一场与信用货币的赌局,也是比特币魅力之所在。越来越多的人会认识和了解它纯粹而干净的设计初衷,而非炒作和抹黑!


我不明白怎么会有人对这种东西着迷?


任何精妙的思想都是令人着迷的。Bitcoin就是这样一个东西。它太精妙了,也太简单了,正如一位黑客所评价的那样,”It’s too simple to crack”(它太简单了,乃至于无法攻破)。

这是人类史上,第一次从技术上彻底、纯粹地保障了“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不仅不可侵犯,还不可冻结、不可追踪。一切崇尚自由的人,都只能为之着迷。

在纸币没有诞生的贵金属时代,人们或许很难理解,后世的人们为什么会对着画着精美花纹的方形纸片着迷甚至疯狂?!


以上,你还认为,比特比是一场骗局吗?


比特币是个骗局,看这句话出自谁口,这人代表哪一方的利益,无论他学识多么渊博,话语多么权威。真相可能会迟到,但它永远不会缺席!


那你狂热吗?


作为一个崇尚真相和自由的人,没办法不狂热!Bitcoin确实令我开心。因为它是我有生以来赚到的最干净的钱。不止干净,还纯粹,没办法不开心,没办法不让我为它狂热,不为它正名!



声明:本文纯属个人观点,无任何投资、投机劝诱。本文综合网文创作表达个人观点,所有引用均表明出处连接。勿将本文作为不正当用途引用,作者对此不正当行为不负有任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