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4日,互联网金融监管人员表示,监管层已对国内比特币交易平台下定论:全部关停,并于近期退出市场。时间定于9月底。
对于平台存量业务,某比特币平台人士表示,监管的要求是平台和客户协商解决 。
比特币中国9 月 14 日晚间的发声佐证了上述消息,其官方微博发布公告称,比特币中国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当天起停止新用户注册 。2017 年 9 月 30 日数字资产交易平台将停止所有交易业务,比特币中国的矿池等业务不受影响。
变化来的如此之快,就在9月8号时,比特币中国还表示,目前没有接到相关通知,比特币中国正常营运。让人们还以为在政策对虚拟货币普遍从严的大环境下,比特币会因为其庞大的资金及用户体量从而做到大而不倒。
受此消息的影响,14日一天比特币在中国就跌幅达到了20%以上,跌破的20000人民币。
而国外的比特币交易和其他币种同样全面下跌。
虚拟货币在中国还是没有逃脱监管的棍棒,在中国也没有成为可以无限制的法外之地。
2008年11月1日,一位名叫中本聪的人首先在《比特币:一种点对点的电子现金系统》的论文中提出了比特币的概念。我一直致力于建立一个新的电子现金系统,完全点对点,无需可信第三方。
随后,在2009年1月3日他创建了比特币世界的第一个区块,这一天,标志着比特币的诞生。
中本聪在它构架的虚拟货币系统里制定了这样一个游戏规则:所有参与比特币游戏的人,约每10分钟进行一次算力竞赛,竞赛的方式则是让每个计算机通过穷举结果的方式去求解数学题,抢答成功者系统将会自动奖励50个比特币,总数每四年减半,抢答成功率与电脑算力成正比。
由于这个过程与挖矿类似,所以得到比特币的过程也称为挖矿。
早期的比特币只在极客圈中流传,2010年,比特币第一次实现了它的货币兑换意义。一位叫Laszlo Hanyecz的程序员,用1万个比特币换了两张pizza优惠券。
随后,2011年,比特币被介绍到中国,一群热爱数学和向往自由的年轻人,开始在他们的小圈子里研究并传播比特币。
2013年,比特币开始在中国繁荣起来,大家开始严肃的对待比特币这样一个事物。考虑它是否将来真的会流行,渐渐地有很多人出来创业,专门来做矿机和交易所。
得到比特币的过程类似于算力竞赛,为了提高算力,2013年,第一批专门用来挖矿的ASIC矿机样机在深圳诞生。
由于算力的不断提升,矿机的更新迭代非常快,此后,中国人开始涌入到这个门槛低却容易产生财富的行业中,堆满成千上万矿机的矿场开始出现在中国电价低廉的山区。
全世界70%以上的算力开始集中在中国,大矿工们控制着比特币网络,而普通人想要单兵作战挖上比特币得花好几年的时间。
与此同时,用于比特币与法币兑换的交易平台也开始繁荣起来。由于中国比特币玩家的交易量占到全球交易量的30%-40%,而比特币的价格在中国也经历了野蛮地生长。
2013年之前,比特币的价格还不足200元,到了2013年之后,比特币的价格最高升至了8000元以上。
随后,央行等五部委在2013年12月5日发布了关于防范比特币风险的通知,比特币应声暴跌,并在2015年后开始经历小低潮。2017年,比特币的价格开始做火箭似的飙升,今年五月后,不到半年的时间,比特币的价格就从一万涨到了三万。
在币圈一些人眼里,比特币及其底层的技术是一套可以塑造未来的独立货币体系;在普通炒币者眼里,这是一种回报惊人的高风险投机工具,在一些传统经济学家眼里,它的繁荣景象不过是郁金香泡沫的又一次重演。
在反对者眼中,比特币作为虚拟的东西,一文不值;在支持者眼中,比特币的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可投资资产,一个是支付工具。
一种可投资的资产
比特币的特点在于去中心化,即不需要依靠中心机构的信用来维持运行,以比特币区块链本身的正常运行作为比特币信用的来源。同时,比特币通过固定的开采总量来确保价值的稳定,基于底层协议的限制,比特币可发行总量为2100万个,预计2140年全部发行完毕(截止目前已经发行1654万个)。
2008年以后的几年内,人们正饱受全球金融危机的折磨,对于危机中各国金融机构的表现失望透顶,对于以美元信用为主的国际货币体系也产生了疑虑,使得比特币这种不依靠特定机构和组织的电子货币形式有了生存的空间。
人们愿意去尝试另外一种可能性,即相信这种基于数学和技术、且发行总量固定发行速度递减的虚拟资产具有资产保值升值的空间,比特币也逐步走出了小圈子,被越来越多的人接受和认可,价值也有了爆发式的增长。
从投资资产属性看,作为一种虚拟的东西,其根本的价值来源于两点。
一是人们的共识,即越多的人认为它有价值,它便有价值,否则便一文不值。
二是比特币区块链的发展。随着区块链在2014年前后被主流机构和国家发掘并重视,比特币区块链作为全球最大的公有链也为比特币提供了价值支撑。
逻辑很简单,比特币与比特币区块链是不可分割的一体两面,区块链若有价值,比特币区块链作为最大的公有链便有价值,比特币区块链既然有价值,比特币怎么会没价值呢。
一种支付工具
比特币系统基于P2P通讯网络、非对称加密算法、分布式数据库以及以巨大算力作为运转成本的工作量证明共识机制,能够在全球范围内进行安全可靠的、点对点的、极低成本的即时传输,使其具备了支付工具属性。
在国内现有监管框架下,比特币并不具备支付工具属性,可预见的未来也不会有。但在国际范围内看,可跨境支付的特质的确使得比特币具备了支付工具属性,微软等企业一直接受比特币支付,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也已经接受比特币为可支付工具。
任何事物都是一体两面,有价值便会衍生出基于价值本身的问题。
对比特币而言,其可投资资产属性带来了市场操纵、价格泡沫等问题,其半匿名的支付工具属性则带来了为洗钱、犯罪融资提供便利等问题。举例来讲,很多暗网交易网络都选择以比特币、达世币、门罗币等虚拟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进行非法交易行为。
中国互金协会也表示,比特币日益成为洗钱、贩毒等犯罪活动工具。
互金协会是中国互联网金融领域规格最高的行业自律组织。 互金协会当天发布《关于防范比特币等所谓“虚拟货币”风险的提示》,称比特币等所谓虚拟货币缺乏明确的价值基础,市场投机气氛浓厚,价格波动剧烈,投资者盲目跟风炒作,易造成资金损失,投资者需强化风险防范意识。
相对于比特币的场内交易所而言,从场外交易市场买入比特币——转移到国外交易平台——卖出比特币——提现至银行卡,通过这一路径,资金可以毫无限制地跨境往来,适合用以逃避外汇管制的资产转移。
此外,从风险角度来看,国际上已发生多起交易平台遭黑客入侵盗窃事件,投资者须自行承担投资风险;不法分子也往往利用交易平台获取所谓“虚拟货币”以从事相关非法活动,存在较大的法律风险。
互金协会指出,各类所谓币的交易平台在我国并无合法设立的依据。
代币发行融资是指融资主体通过代币的违规发售、流通,向投资者筹集比特币、以太币等虚拟货币,本质上是一种未经批准非法公开融资的行为,涉嫌非法发售代币票券、非法发行证券以及非法集资、金融诈骗、传销等违法犯罪活动。
目前,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家逐步接受了比特币,比特币在少数国家得到了基本的认可。但是中国、美国、欧洲等一些大国或者联盟对比特币的接受度就差了很多。
为什么在日本、澳大利亚等国逐步拥护比特币的时候,中美等国的反应会截然不同呢?
最关键的原因,还在于其天然的“支付”属性对法币权威性的潜在挑战,和在跨境资金流动、反洗钱、犯罪融资等领域的难以监管。
法定货币在一个国家中扮演着很重要的角色 。流动手段、支付手段、结算手段、交易手段等。法币对一个国家而言不仅是钱这种工具,更是权威、法律的代表。但对于中美欧而言,均持有世界范围内的强势货币,其捍卫货币主权地位的决心要远强于其他国家。
而虚拟货币自身技术的局限性也决定了很难取代法币。
受到交易吞吐量、扩展性等因素的制约,比特币在性能上便很难成为主流的支付工具,既便是隔离见证的部署、既便后续闪电网络正式运行也是如此。同时,作为一个借助挖矿维持运行的体系,比特币的大规模交易必然与绿色环保的潮流产生冲突,而比特币自身的通缩属性也不适宜作为现代经济体系内的货币,黄金退出支付货币舞台便是可借鉴的先例。所以,既便全球范围内所有国家都接纳比特币为支付工具,比特币也只能成为现有货币体系内的一个补充,而不可能真正去替代法币的流通。
同时,在外汇管制、反洗钱、犯罪融资等领域的麻烦也是个问题,这些“麻烦”的消失需要依赖监管科技的进步,毕竟,只有当监管机构可以真正很好地掌控虚拟货币流向时,虚拟货币才有可能走入普通大众,变成常规的投资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