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的“罪”




近日,监管层针对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及其交易平台重拳出击,一些企图“一夜暴富”的比特币投资者被当头棒喝。人们也开始纷纷开始警醒,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创造财富神话的背后,是否隐藏了另一面?比特币的“罪”就是是什么,才引来了监管层的雷霆震慑?



和犯罪关系密切


无可置疑的,比特币技术的发明者是一个天才,他在这一发明中发掘出了区块链技术的巨大潜力。而区块链技术的潜力,很可能在未来为全球信用体系的发展贡献巨大力量。但这一天还没有到来之前,比特币就被贴上了各种犯罪的标签

比特币发明的初衷之一就是躲避监管,具有匿名性、跨境流动便利等特征。在一些人眼中,这些特征是争取货币自由、实现资产增值、发展支付技术的有生力量。但在犯罪分子眼中,比特币的这些特征简直是在为犯罪“量身定制”,是“地下经济的首选工具。不少灰色地带里,比特币已是硬通货一样的存在,甚至成为“WannaCry”等病毒勒索攻击的指定赎金渠道

此外,比特币在所谓的“暗网”世界作为支付工具大行其道。“暗网”的特性使得网络通信双方的位置、身份等信息难以追踪。“暗网”中充斥着各类违法犯罪活动,如走私、贩毒、军火、色情、暗杀等。近年来,比特币成为“暗网”的主要支付工具。

据悉,非法资产转移也特别钟爱比特币——因为比特币可以绕开银行系统,在国家与国家之间轻易转移资金——用本国货币买入比特币,在国外交易平台卖出,再以美元取出,几分钟就可以完成资产转移。




伤害实体经济


经济的脱实向虚,是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愿意看到的。因为这会严重伤害一国经济的根本——实体经济。当资金都热衷于“炒”,人们都疯狂的追求“一夜暴富”、“不劳而获”,意味着一个国家将不会再有创造,这对国家经济的影响和打击必将是毁灭性的。

而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引领的正式这种风潮。人们都去“炒币”,会使实体经济面临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实体经济资金难以周转,则意味着国家经济发展的减速甚至是停滞。这在发展中的中国,尤其是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伤害尤甚。




从以上两点来看,不要谈比特是否具有法定货币的属性,也不需了解其是否有能力代替法定货币,仅就其对中国社会和经济造成的巨大负面影响,就可以给比特币定“罪”了。从这个角度看,比特币就远没有他们自己宣传的那么美好。



来源:广告


往期精彩回顾

1、普大喜奔!汕湛高速茂名段预计12月8日通车

2、茂名即将开启的两件大事将改变茂名未来!

3、高州长坡将这样发展规划,2030年建成县域副中心城市!

4、入选女排国家队茂名第一人陈佩妍!教练眼中的她是这样的…

5、化州这个镇将成为县域副中心,是你的家乡吗?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

微信ID:mm111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