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退出中国,替代者将是央行数字货币

比特币中国已经关闭在我国的交易业务,将在10月30日,关停虚拟数字货币和法定货币的兑换业务,只留下国池(挖矿获取比特币的途径)。所以留给我国比特币玩家的时间不多了,赶紧提现走人是最好的方式。

要是现在不兑换提现,会怎样?

1、只能在境外正常交易,在国内将转入地下交易。

2、账户里的钱和虚拟币会烂在里面,永远提不出来。

中小散户去境外交易花费成本太高,转入地下交易就更不行了,这是违法的,天天得提防警察。要知道比特币之所以被许多国家厌恶、严格监管,甚至彻底禁止,就在于比特币已经沦为非法获利的工具。

烂在账户里,搞笑呢吧?那是不知道熬过多少个激动地日夜辛辛苦苦挣来的,都是实实在在的红版100,谁会忍心看着它们烂掉。

比特币一走了之,还能回来吗?

答案是:不能。

一是比特币要回来,面对的只能是更严格的监管政策,必将在中国举步维艰,再也重现不了昔日的王者荣耀。

二是比特币即使回来,它的对手太强是敌不过的。

所以还不如选择不回来。

那么比特币走后,它的接替者会是谁呢?

是我国央行发行的法定数字货币。

官方发行数字货币,所受启发正是来自于比特币。比特币之所以会风靡全球、沦为非法获利工具,都是拜它的技术支持——区块链所赐。这种技术亦正亦邪,要是被政府加以利用会造福人民,被私人资本利用则会祸害苍生。因为只有政府能够最大限制的控制资本逐利的本性。

央行发行数字货币,具有必要性和紧迫性,各方面条件已趋于成熟。

1、货币量巨大,造成印钞成本太高。截止2016年货币总量为153万亿,流通量约为30万亿。仅每年为替换旧钞票就要新印9000亿元。发行与法定纸币面值一等一的数字货币,可以大量节省印钞成本。

2、支付系统处理的交易数额惊人,成本高昂。2016年全国办理的非现金支付业务总共1251.11亿笔,金额3687.24万亿元。支付系统处理的交易总共592.87亿笔,金额5114.51万亿元,是去年我国GDP总量的68.73倍。

我们知道,1000块钱在不同银行每流通一次,就会生成两次交易记录,有些银行转账还要收取2块钱手续费,下班后银行还要将钞票清点后武装押运会当地的人民银行,那么这么多的金额处理成本可想而知。发行数字货币既可以节省银行和用户的负担,还可以解决大量的安全隐患。

3、相关产业都很发达,具备足够能力。我国的互联网、电商和物流业发展很好,用户需求越来越旺盛,配合也很紧密。这一点从2016年全年网上支付业务总共461.78笔,金额2084.95万亿元就能看出来。未来快递业还将实现网购全国一日到货,产业会更加完善。另外像阿里巴巴、腾讯、华为这样的超大型公司,扩张强劲,已经进军多个国家和地区,跨国贸易会更加频繁,数字货币会是很好的支付选择。

4、国家支持,国外也有例子可以借鉴。央行已经成立了数字货币研究所,研究包括区块链在内的多种技术的可行性,也成立了将众多互联网、金融企业、银行在内的相关协会,为发行数字货币打好基础、做好准备。阿联酋的迪拜政府已经在上个月发行了法定数字货币,不仅会改变本地区的支付环境,还会对其他国家和地区具有可借鉴的实际意义。这对我国研究发行数字货币具有积极意义。

小编相信央行发行法定数字货币指日可待,它带来的好处和变革也不仅仅是上面这些。有朝一日我们只需左手手机,右手充电宝即可游遍全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