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章 引言
今天以太坊成功实施一次硬!分!叉!,请划重点,就是一次在比特币社区谈虎变色的硬!分!叉!。
从整个以太坊的硬分叉宣传来看,以太坊社区的社会公关能力非常专业。
第1章 天翻地覆大幅度地修改变诗意化的描述成“大都会”
以太坊今天的协议修改幅度之大是非常惊人的,包括了一个原本的创造区块是使用纯粹的工作量证明PoW,修改成为了PoW+PoS的混合证明机制。另外还包括了三个大的修改方面。
任何一个保守主义者都不太可能同意在一次性升级过程中塞进如此之多的改变。先不说可靠性,你把这些修改讲明白,讲给需要懂的人听,都几乎是无法完成的工作。
我相信这个世界上真正能理解“大都会”具体原理,完整读过代码,并且清楚其中收益和风险,应该不会超过3位数吧。我真的不能理解这些细节。
可以太坊整个社区将这样复杂的变化,诗意化地描述成了“大都会”升级。
“大都会”,多好听的一个名字。之于它是什么意思,你都不用理解,绝大多数人其实是不关心的,绝大多数人只是需要一个感觉,只需要一个口号。
在“大都会”升级完成的瞬间,以太坊创始人小神童就在推特上晒了一张庆祝的照片,照片上三个人高举酒杯,灿烂地笑。
但经历过ETC的人都知道,以太坊的硬分叉,是一定要观察超过24小时后,才能宣布成功的。包括以太坊官网和各大以太坊重要的网站,都宣传尽可能在分叉前后不要去发币,能做到24小时不动币就最好了。说明大家都知道,现在谈成功其实过早了。
不过,民众需要庆祝,民众需要看到成功的样子。那就得去庆祝成功,谁管24小时后发生了什么呢。
这就是社会公关,将复杂的东西包装成一个美好的名词,将潜在的危机映射成一幅美丽的图画,公众就会拥抱你。
以太坊这一次的社会公关,做的真的挺好的。
第2章 比特币社区没有公关只有恐吓和斗殴
反观比特币社区,大家的精力都在搞内斗,尤其是Core更是党同伐异,在社区内大搞言论管制,删帖,搞水军。
比特币Core开发组为了推进自己的理想,直接把硬分叉描述成巨恐怖无比的行为。现在比特币社区是谈硬变色,只要是硬分叉,能把大家吓傻。
比特币的所有技术升级从来不会考虑社会大众的接受能力,比如Segwit,“隔!离!见证”,“隔离”一听就不是好词。又没得非典,干吗要隔离啊。
UASF和UAHF,用户激活软/硬分叉,这尼玛一点儿也不文艺,老百姓哪懂。
比特现金BCC的EDA,紧急难度调整,我操,都要紧急啦,是不是什么不好的事情发生了?你就不能优化生产方案吗!
比特币几乎所有的技术特性部署都是使用非常技术化的名词来向大家公布,很多中文干脆就找不到翻译,比如 Schnorr,MAST,UTXO证明……
反正比特币世界里的这些,从来不会考虑普通大众的接受能力。
第3章 社会公关的作用出乎意料地巨大
我们必须承认整个社会的是由人组成的,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像极客那样热衷研究技术细节。而且极客永远是少数人,像比特币这样的以网络效应为价值的系统,其价值的发挥的确是依赖于广大使用者的。这样的系统的设计和宣传,不考虑这部分巨大的人群是不合理的。
以太坊就给比特币做了一个非常好的示范,把硬分叉取一个好听的名字,叫大都会,可以消除大部分恐惧。
社会公共关系本质上就是通过对信息的设计和传播,营造良好的受众认知。
在目前这个物质极度丰裕的时代,那些酒香不怕巷子深的论调是完全错的。道理很简单,看下苹果每年在发布会上投入的精力和金钱,看下罗永浩通过演讲给锤子科技带来了多少购买量,你就会知道公共关系是多么的重要了。
有一个段子描述的非常准确。同样是表达生理述求,阿Q会说:“我要和你困觉”;徐志摩会说:“我想每天看到你起床。”阿Q就是流氓,徐志摩就是诗人。
第4章 精英治国和去中心化治国
关于数字货币的社会公共关系,或许你会说,数字货币不是要去中心化吗?公关关系就是那种依赖中心化机构的设计来欺骗百姓的。
关于这个问题,我们必须承认,以太坊在开发者层面,以及在市场宣传方面确实做的很中心化。比特币在这方便确实相对来说去中心化程度高。
但去中心化不代表就不需要PR,只不过是比特币社区都将精力花在了内斗上了。社会公共关系也可以去中心化啊。
PR的目标不是骗人,而是传达你的产品。本质上没有人天然有义务去解读你那晦涩的技术方案的,只有设计者通过更友善的方式向他人传播,才能双赢。
现在的数字货币的相互竞争是非常惨烈的,还停留在那种比特币唯我独尊的观念是错的。以太坊他们都在努力超越竞争对手,比特币再不努力就要挂了。
第5章 结束语
数字货币之间的竞争是非常惨烈的,除了技术性的竞争,还包括市场的竞争,技术并不天然能保证市场占有率。
(如果您觉得好,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 闪电HSL,也欢迎加我微信号:13116885)
(如果你想学习比特币和区块链知识,欢迎加入我的小密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