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技术为四大领域提供强劲助推力

区块链行业发展迅速,呈现出多维度的积极态势。区块链技术正渗透多个领域,解决信任和数据难题。2025年,在“区块链+稀土”“区块链+医药行业”“区块链+智慧农牧业”“区块链+印刷业防伪溯源”等领域上进行技术融合与发展,向大众展示了区块链技术的实际价值‌。




   “区块链+稀土”


随着全球对稀土资源的战略重视不断提升,2025年我国稀土行业正迎来新的发展阶段。2024年实施的《稀土管理条例》将全产业链纳入监管,形成从开采到出口的闭环管理。通过 “区块链 + 北斗” 技术,中国建立了稀土产品全流程溯源系统,确保每一批出口产品可追踪、可管控。2025年2月,工业和信息化部正式公布《稀土产品信息追溯管理办法(暂行)》,明确要求运用区块链、物联网等技术构建“稀土追溯系统”,实现开采、冶炼、分离、终端使用全流程“一物一码、来源可查、去向可溯”。国内多家稀土企业已启动“稀土产品身份证系统”试点,通过产品流向数据上链,大幅提升库存周转率和监管执法效率,为稀土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技术支撑。据贝哲斯咨询调查称,中国稀土交易所上线“稀土身份证”系统,出口认证时间从15天压缩至72小时



    “区块链+医药行业”


2025年4月3日,工信部等七部门印发《医药工业数智化转型实施方案(2025–2030年)》,明确要求推进区块链与医药产业链深度融合,在药品质量追溯、供应链监管、智能检测等场景开展先导试点,提升医药工业数智化水平。

近年来,区块链技术多为医联体电子病历的共享、影像检查的跨区域流转和互认、中药处方流转及代煎代配管理追溯等提供基础保障设施。

上海市数字健康信息中心候任主任程关华表示,以区块链为代表的技术革新是推动健康医疗产业升级的重要引擎,可以提升数据安全、减少错误、加速交换,通过智能合约建立信任机制。

程关华称,区块链技术与医疗卫生领域结合,一方面是通过区块链技术实现医疗机构等主体的数据治理,尽管需要建立多个分布式账本,但医院、个人在查阅或使用数据时效率更高,也能确保数据的安全和真实。

另一方面,区块链技术还能够通过让多方主体“上链”来建立药品追溯体系,进一步优化供应链,以及完善采购配送流程,提升医疗服务的效率。此外,科研机构还能够通过引入区块链技术,加速医疗技术成果的转化,在保障临床受试者权益的同时,促进临床研究深化。

“总的来说,区块链医疗实现了确保安全、去中心化存储、加密传输保护隐私等功能,通过智能合约的管理权,整体治理的效率可以提升约30%。




   “区块链+智慧农牧业”


2025年4月,内蒙古自治区印发《推进智慧农牧业建设实施方案(2025–2027年)》,提出以市域为单位打造2个智慧农牧业引领区,推广融合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AI等技术,推动农业资源监测、质量安全溯源、农村金融保险等应用落地。该方案有助于构建数字农牧业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和农业生产效率。

种质资源上链存证:武汉某水稻种植项目研通过区块链的存证功能,为种子DNA指纹数据提供安全存储。种子“身份证”上链后,可快速比对数据库,精准识别品种真伪及权属,有效解决种源确权难题,防止假冒侵权,保障种业安全。某山东某蔬菜种业项目已采用区块链溯源等技术,实现育种数据跨机构共享,推动新品种快速落地。

全产业链数据上链:苏州某数字农业项目利用区块链、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先进信息技术与现代农业产业链深度融合,搭建贯穿农业产业链的联盟链,产业链上各环节主体作为节点接入,打通产业链上下游数据,解决农业产业链条上各环节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完善全产业链评价监测:安徽某梨园利用区块链技术全程记录农产品的生产、运输、加工和储藏等,确保数据的真实性、透明性,从而增加消费者的信任度,拓展市场空间。

农业科创企业信用评估:江西省某地通过构建“区块链+农业信用”新型评估体系,实现农业生产全链条数据上链存证和智能合约自动授信,显著提升了金融服务效率和质量。




   “区块链+印刷业防伪溯源”


2025年6月9日,国家新闻出版署发布《印刷业数字化三年行动计划(2025–2027年)》,明确推动数字油墨、视觉检测、区块链防伪溯源等技术在特色印刷品中的应用,鼓励行业开展“印前–印刷–印后”全流程区块链溯源,以增强文化安全和产业质量管控能力。此举将助力印刷行业迈向数字化、智能化发展新阶段。

区块链证书:以防伪溯源标签为入口、“一书一码”数字化管理系统为载体、区块链证书为支撑,构建“物理+技术+运营”三位一体的图书防伪溯源体系,为商务印书馆每一本图书赋予唯一的身份ID,打造全链条防伪溯源创新应用,打击假冒图书,有效规范了图书市场秩序。




  结尾


区块链技术正以“信任机器”的本质重塑产业逻辑,其不可篡改、全程可溯的特性持续释放生产力。随着跨行业场景的深度渗透,区块链不再仅是技术概念,而是成为数字经济时代的基础设施,推动社会协作效率与透明度的质变。未来,伴随区块链与更多领域融合突破,区块链将解锁更广阔的产业互联网价值空间。


声明:本文内容部分信息来源于全国区块链标委会、贝哲斯咨询 Market Monitor、AI产经观察、第一财经、星火链网苏州工业园区骨干节点、中国质量新闻网,为方便读者阅读已由乐寻坊整理编辑,封面图片来源于Pixabay网站。分享资讯的目的在于传播更多信息,不为商业用途,如有任何疑问,请到后台联系我们,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