逻辑梳理:比特币的长期上涨已成既定趋势

关注我请戳蓝字“替先生

01

被称为“女版巴菲特”的木头姐,前段时间在纽约举行的比特币投资者日会议上表示:

在牛市情景下,比特币价格可能在2030年达到380万美元。

这比她在几个月前预测的150万美元又大幅上调了230万美元。

而现在一枚比特币的价格大概是在7万美元左右波动,截止目前,比特币的历史最高价还没有高于过7万4千美元。

木头姐原名凯瑟琳·伍德,是方舟投资管理公司的创始人,这姐们一向是“语不惊人死不休”。

比如最近跌跌不休的特斯拉,股价从265跌到了160美元。

不光是因为增长速度有所下滑,还因为电动汽车这个行业实在是太卷了。

尤其是来自中国的电动车企业,已经把行业卷到了一个新高度,导致华尔街几乎是集体看空特斯拉。

但木头姐却逆势大举增仓,并直接将特斯拉2027年的目标价定为2000美元/股,也就是说在现在的股价基础上还要涨10倍都不止。

木头姐旗下的几只ARK基金,走势也跟她语出惊人的风格相似,波动极大。

比如ARKK这只ETF:

2020年暴涨152.82%

2021年下跌23.38%

2022年继续深度下跌66.97%

2023年又大幅上涨67.64%。

不过在之前的2018-2020年,ARK确实是市场上表现最好的基金,连全球最大的投行贝莱德,旗下也没有一只基金跑赢ARK的。

但与其说木头姐是“女版巴菲特”,我觉得倒不如说是女版的“金融界马斯克”。

因为她的投资风格跟巴菲特不能说截然相反,至少也是大相径庭。

木头姐最爱投资的是以“破坏性创新”闻名的科技公司,所以特斯拉与比特币才成为了她的最爱。

在Reddit上拥有超多信徒的木头姐,很多人还以为她是一位很年轻前卫的意见领袖。

但其实1955年出生的她,今年69岁了,已经在投资界摸爬滚打了40多年。

早在1981年,木头姐就曾经提前精准预测到通货膨胀和利率已经到达顶峰,但她的上司听了却直翻白眼,因为在当时几乎所有的分析师看法都跟木头姐相反。

而木头姐的建议虽然未被采纳,但这次经历却让她意识到,违背所谓的“共识”,其实潜力非常巨大,之后她便经常以自身经验与市场主流反其道而行,并多次获得成功。

话题说回比特币。

关于木头姐对比特币价格的预测,我个人认为,幅度上能不能涨到380万美元一枚不敢说。

但方向上,大概率比特币是会继续上涨的,目前的历史高点7万多美元,被向上突破只是时间问题,并且不会太久。

接下来我会列出理由。

其实只要逐条分析就会发现,很多对于比特币的主流“共识”(尤其在国内),是站不住脚的。

02

“共识一”:比特币没有内在价值,价格又已经这么高了,根本就是投机,迟早灰飞烟灭。

先来说说投机。

很多人一提到“投机”这两个字就不屑一顾,认为价值投资才是名门正道,投机那就是歪门邪道,迟早会把自己玩死。

可实际上,投机本来是个中性的词,包括价值投资,也是投机的一种。

用一句话来简单概括的话,价值投资其实投的就是错误定价的机会。

如果你认为一家上市公司的股价被市场低估了,便可买入持有,等待市场纠正定价的机会卖出获利,这就是价值投资。

这难道不也是一种投机吗?

但我大A的股民中却有不少人把价值投资的概念等同于”长线持有“。

当然他们其实也不是真的长线持有,而是等到跌破心理防线了,便不再”价值投资“了,割肉后转而开始怒骂这个市场连赌场都不如。

事实上,投机本身就是金融市场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任何一个有规模的市场来说,投机并不稀奇,没有投机反而显得很诡异。

如果没有投机,那么股票、期货、外汇等金融交易市场就会因为缺乏流动性而无法存在。

所以投机并不是问题,为什么会有人选择比特币来投机,这才是问题。

再来说说所谓的内在价值。

从物理意义上来说,比特币只不过是一串加密字符,本身毫无价值,更谈不上什么内在价值。

但正因为如此,比特币不断创出新高的天价,才更值得人深思。

说比特币没有内在价值,那美元就有吗?其实美元也没有,美元本身只是一张印了图案的纸而已。

美元的价值来源于美国政府的信用背书。

如果哪一天三体人降临地球,口中默念一句”我消灭你,与你无关“,把漂亮国给优先抹除了,那美元无疑将成为一堆废纸。

不止是美国,世界各国的货币其实都没有内在价值,都是依赖本国政府的信用而流通。

有人说这就是问题所在呀,比特币没有国家的政府信用做背书,哪来的流通价值呢?

比特币的背后确实没有任何一个国家的信用做背书,但它之所以能在网络上流通,借助的是一种新的信用。

这种信用叫技术信用。

借助区块链的技术体系,比特币塑造了一个全公开、分布式、防篡改、可追溯的数据库,这个数据库任何人都可以查看,公开透明、极难篡改。

政府信用虽然强大,却是可以被人为操控的,美联储对利率的操控和美元镰刀对全世界的收割早已驾轻就熟,大家也早已耳熟能详。

俄乌战争爆发后大量俄罗斯富豪的境外资产被直接没收,甚至连俄罗斯的国家外汇储备也被大量冻结,更是让西方国家的政府信用露出了狰狞的一面。

2022年12月,冯德莱恩宣布欧盟已冻结了3000亿欧元的俄罗斯央行储备

而技术信用公开透明、不受人为操控的特点,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其实比政府信用更让人信服。

任何资产价值的背后,对应的都是信用。从这个维度来说,比特币和主权货币并没有区别,唯一的区别就是信用的强度和稳健度。

比特币的技术信用体现在,不仅安全且不被人为操控,并且不会像主权货币一样滥发。

2100万枚的总供应量上限和定期减半的新比特币挖矿数量,正在让它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

03

“共识二”:比特币如果一直发展壮大下去,可能会威胁到美元的货币霸主地位,所以注定走不远。

现实恰恰相反,比特币等加密货币不仅威胁不到美元,还正在强化美元的地位。

这就要说到比特币的另一个维度了:比特币虽然有货币的种种特征,也有技术信用作为背书,但它没有货币之”锚“。

比特币并没有官方的“锚”,因为它不依赖于任何实体或资产来维持其价值。

它的价值主要由市场供需决定,所以这也导致了比特币相对于传统货币来说,价格波动性要高得多。

比如你要买一包烟,要是问价格的时候是30块,掏出手机来价格就变成29块了,等扫完码准备支付时这包烟的价格又变成31块了,这还怎么买?

所以从这个维度来说,比特币不是货币,因为它无法完成货币的职能,更多是作为一种数字资产而不是货币存在的。

既然不是货币,就很难威胁到美元的地位。

那么像USDT这样币值波动很小的”稳定币“呢?显然也不会威胁美元的地位,因为USDT本来就是以美元为锚的(至少在名义上是)。

现在全球交易量最大的加密货币,并不是比特币,而是以美元为锚的USDT,它的24小时交易量已经突破了1000亿美元,并且还在持续增加。

而各大加密货币交易所交易量最大的货币对,也都是BTC/USDT。

这意味着,以USDT为代表的稳定币在全球范围内的大规模交易和转移,在事实上增加了美元的流通性和可用性。

尤其是在一些之前美元很难触达到的地区,现在只需要一根网线,就可以很方便的通过USDT来交易。

2021年塔利班上台后,西联汇款和Swift都终止了在阿富汗的业务,加密货币成为阿富汗资金进出的主要渠道

说白了就是,加密货币让美元的流通变得更广泛、更便捷了。

虽然不太想承认这一点,但是事实就摆在眼前:

加密货币正在进一步巩固美元作为全球主要储备货币和交易媒介的地位。

比特币虽然并不像USDT一样以美元为锚,但大量比特币都是以USDT或美元结算的。

所以比特币的发展壮大不仅不会威胁到美元,反而会加大美元的流通和需求。

而美国对这一点也看得很清楚:

早在2013年,时任美联储主席伯南克就在参议院举行的比特币听证会上表示:

美联储无权直接监管虚拟货币,并且比特币及其他虚拟货币”可能拥有长远的未来“。

要知道伯南克不仅是当时的美联储主席,还是美国公认的顶尖学者和货币专家,他的表态可以说代表了美国官方和学术界的倾向。

从此后的发展也明显可以看出,比特币先是被越来越多的大型机构所接受,比如戴尔、贝宝、微软等公司早在2014年就已经开始接受比特币。

更重要的是2015年,比特币被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CFTC)宣布为商品。

美国把比特币定义为一种商品,意味着什么?

04

既然将比特币定义为一种商品,那就意味着:

美国虽然不能像打造“石油美元”那样直接创建一个“比特币美元”的体系,但通过USDT这种以美元为锚的稳定币,美元就能够在加密货币市场中发挥核心作用。

这种作用体现在,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和美国金融监管机构的态度,将会对比特币产生明显的影响。

这几年比特币的走势也证明了这一点:

2020年美联储开启无限QE,比特币从6千暴涨到6万;

2022年美联储开始加息,比特币又一路狂跌到1万6;

而从去年起到现在,美联储还没有开始降息,仅仅是降息的预期比特币就已经飚涨到7万美元了。

监管层方面,美国也一直在给比特币开绿灯:

芝加哥期权交易所(CBOE)和芝加哥商业交易所(CME)都在2017年推出了比特币期货。

比特币的11只现货ETF也已经在今年1月获批上市,并且是通过加急模式批准的。

可以说比特币自从被美国金融机构纳入监管的那一天起,就奠定了它长期上涨的基础。

纳入监管的意思,就是只要你合规即可存在,一定意义上并不是打压反而是一种保护。

美国的金融监管层目前对于比特币固然还有一些审慎和警告,但大多都停留在口头上,总体上是一直在推进比特币融入传统金融系统的。

原因就在于,对于美国的金融机构来说,比特币的利用价值远大于其威胁程度。

那什么样的加密货币会遭到美国的极力打压呢?

3个条件:币值稳定+不单独锚定美元+传播面极广

这样的加密货币曾经有人想要推出过,然而最终胎死腹中了,那就是脸书的“天秤币”。

2019年,FACEBOOK联合其他27家公司发布了天秤币白皮书。

天秤币是稳定币,锚定的是包括美元、欧元、英镑、日元、新加坡元等一篮子货币和政府债券。

扎克伯格当时的想法是,这样一来币值会更加稳定,二来也更能被全球各国所接受。

扎克伯格的野心不可谓不大。

因为FACEBOOK坐拥全球30亿用户,一旦天秤币发行,很可能会形成一个规模空前的超主权货币,总市值可以轻松达到几十万亿美元,并衍生出一个巨大的全球商业系统。

然而这样的加密货币注定会对包括美元在内的主权货币形成巨大威胁,所以结局也可想而知了。

脸书折腾了3年监管层也没松口,2022年脸书就出售了天秤币相关资产,正式宣告失败。

在2019年天秤币的听证会上,扎克伯格被国会议员们言辞激烈的狂轰滥炸了6个小时

现在回过头来看,如果当时扎克伯格调子别起那么高,先推出一个类似于USDT的稳定币,单独锚定美元,并且一开始只在美国发布,也许结局就不一样了。

没准FACEBOOK不仅不用改名叫META,还有可能跟美国ZF一起把这个稳定币做大做强,以脸书的用户体量,传播速度会比USDT快得多。

05

经过上面的梳理,比特币未来的走势其实已经比较明朗了。

第一,比特币价值背后对应的技术信用,正在让它变得越来越有吸引力;

第二,比特币已经深度绑定美元,美联储的货币政策将在极大程度上影响比特币的走势,而目前的美联储正处于降息前夕;

第三,比特币已经被包括美国在内的很多国家纳入监管,这将有利于比特币的规范和长期发展,自然也就有利于价格上涨。

当然,由于比特币自身的价格特点和市场的情绪波动,短期内的巨幅震荡仍然是难免的,但长期的上涨目前来看已成既定趋势。

在比特币看似杂乱且疯狂的价格上涨背后,其实存在着一条合理的轨迹。

但令人悲哀的是,本来比特币问世之初的精神内核,是对美国主导的货币体系的不信任。

而如今,这个曾经的屠龙少年不仅没能把龙杀死,反而变成了龙手中的一把刀。

比特币依靠去中心化的区块链技术试图发起一场货币革命,结果非但没能颠覆传统金融,反而让传统金融变得更加强大。

今人不见古时月,今月曾经照古人。

不知道当中本聪看到自己一手打造的屠龙刀如今却变成了这番模样,会怎么想呢。

注:以上关于比特币的文字,仅为本人梳理思路所写,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


点击下方卡片关注我


有事咨询请加个人VX

今天的话题讲完了,如果喜欢,就点个赞或者“在看”吧,或者分享到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