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块链 Web3 入门必备!30个关键词你不能不懂

近期以来区块链、 Web3、元宇宙……,特别是比特币价格突破10w美刀,让人不解、又很好奇的消息在互联网中,在我们的生活中不断蔓延开来时。我们都有一种了解币圈,了解区块链的欲望。今天,晚我就总结了30个最常遇到Web3关键词解释,为你快速了解区块链、Web3扫清障碍!
1、Web3是建立在区块链技术上的去中心化互联网概念,旨在将互联网的控制权和所有权重新交还给用户,构建一个更开放、公平且无需信任的新型网络生态。
他与web1、web2有什么区别?
web1(只读互联网)

简单地说,以静态网页为主,用户只能被动浏览信息

如:早期的新闻网站、企业官网

web2(读写互联网)

用户成为内容创作者,通过社交媒体、博客等平台分享信息,但数据仍由平台集中存储和控制。平台通过用户数据实现商业价值,用户对数据的所有权和控制权有限。

如:抖快、微博、YouTube

web3(读写并拥有互联网)

以区块链技术为核心,强调用户对数据、资产和身份的所有权。数据通过分布式账本存储,用户通过私钥控制自己的数字资产,智能合约实现去中心化交易和治理。

如:NFT、去中心化金融(DeFi)、DAO(去中心化自治组织)等。

2、元宇宙: 想象一个超级沉浸式的虚拟世界,用VR/AR等技术构建。在里面,人们不只能社交、文娱,还能工作、学习,就像生活在另一个平行宇宙。


3、区块链: 这东西是Web3的基石。简单说,就是一个公开透明、大家共同维护的账本(数据库)。买卖记载散布存储在很多电脑上,没有中心机构控制,很难窜改。


4、加密货币: 基于区块链技术的数字货币,像大家熟习的比特币、以太币。它用加密技术保证平安,是Web3世界里的“钱”。


5、NFT: 中文叫“非同质化代币”。它的中心是独一性!每个NFT都像一张数字资产的身份证,证明某个东西(图片、音乐、视频、游戏道具、致使虚拟土地)在区块链上是无独有偶、属于你的。


6、以太坊: 除了比特币,这是另一个十分重要的区块链平台。它最大的特性是支持智能合约,让开发者能在上面构建各种去中心化应用。


7、智能合约: 写在区块链上的自动执行的合同条款。一旦条件满足(比方钱到账了),合约就会自动运转,不需求中间人插手,公平透明。


8、数字钱包: 你的加密资产保险柜和通行证!用来存储、发送、接纳加密货币和NFT。有软件钱包(APP)、硬件钱包(像U盾)和网页钱包。


9、哈希算法: 区块链里的“加密神器”。它能把任何数据(不论多大)变成一串固定长度的、像指纹一样的共同代码(哈希值),用于考证数据真伪,防窜改。


10、DAO: “去中心化自治组织”。想象一个没有老板的公司或社区,规则写在智能合约里,成员(通常持有代币)经过投票做决策,十分透明。


11、DeFi: “去中心化金融”。目的是用区块链技术重建金融效劳(借贷、买卖、理财等),去掉银行、券商这些传统中间商,让你本人控制金融主权。


12、GameFi: 游戏 + DeFi 的分别体。中心是 Play-to-Earn (P2E) 玩赚方式,玩家经过在游戏里投入时间、肉体,能真正赚到加密货币或NFT。


13、SocialFi: 社交 + DeFi 的新概念。用户经过社交行为(创作内容、互动等)也能取得加密资产报答,目的是让社交价值回归用户。


14、DApps: “去中心化应用”。这些应用跑在区块链上(比方以太坊),后台逻辑不由某个公司控制,而是由智能合约和社区驱动。


15、质押: 把你持有的加密货币“锁定”在区块链网络中,有点像存钱支持网络运转战争安。作为报答,你能取得额外的利息(奖励)。


16、挖矿: (主要针对PoW链如比特币)用强大的计算机处置复杂数学题来考证买卖、打包新区块。胜利解题的“矿工”会得到新产生的加密货币作为奖励。


17、PoW: “工作量证明”。比特币用的共识机制。矿工靠“拼算力”(谁电脑快、电费多)来竞争记账权,博得打包奖励。缺陷是很耗电。


18、PoS: “权益证明”。以太坊等链转向的共识机制。考证者靠“质押的代币数量和时间”来取得记账权。相当于钱多、押得久的,被选中记账的概率更大。比PoW节能很多。


19、Gas Fee: 在以太坊这类区块链上中止买卖或执行智能合约时,必需支付的“手续费”。能够想象成高速公路的过路费,网络越堵,费越高。


20、交易所: 买卖加密货币的中央。分两种:

CEX: 中心化买卖所(像币安、Coinbase),操作简单,但你把资产暂时交给平台保管。

DEX: 去中心化买卖所(像Uniswap),直接在链上买卖,用户本人保管资产,更Web3。


21、白皮书: 一个区块链项目的“出生阐明书”。细致讲它的技术原理、想处置什么问题、将来规划等等,是理解项目最重要的文档。


22、Roadmap: “展开道路图”。项目方画的“大饼”,通知你接下来几个月、几年他们方案做什么,技术怎样晋级,产品怎样迭代。


23、Play to Earn: 见GameFi。就是边玩边赚的游戏方式。


24、Mint: “铸造”。把数字作品(图片、音乐等)变成NFT 并记载到区块链上的过程。就像把虚拟物品“盖章认证”成无独有偶的藏品。


25、Token: “代币”。区块链上的数字资产凭证。它能够代表货币(如BTC、ETH)、管理投票权(如DAO的管理代币)、项目运用权等等,用处十分普遍。


26、Solidity: 目前以太坊上编写智能合约最主流的编程言语。想当区块链开发者?学它!


27、Layer1: 区块链的根底主干网,直接处置买卖和存储数据。比特币、以太坊自身都是Layer1。


28、Layer2: 建在Layer1上面的“高速公路”。为理解决Layer1拥堵、手续费高的问题,把大量买卖挪到Layer2处置,最后把结果打包传回Layer1。这样速度更快、本钱更低。


29、51%攻击: 区块链的一种平安要挟。想象一下,假定一个坏蛋或团伙控制了整个网络超越一半的算力(PoW)或质押的代币(PoS),他就能作恶了:比方把花进来的钱再花一次(双花)、阻止他人买卖、致使窜改记载。越小、越不分散的链越怕这个。


30、数字藏品: 其实就是基于NFT技术的数字艺术品或珍藏品(图片、音乐、视频片段、球星卡等)。强调其珍藏和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