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eb3 实习手册节选 | 行业前辈访谈录(三):Web3 社区增长专家

🔗 原文链接:https://web3intern.xyz/zh/julie-community-growth-expert/

在本章,我们走近 ZetaChain 社区负责人 Julie,记录她 18 岁入圈从翻译等“Dirty work”起步,借多元内容与社群试验洞察 VC 与项目增长差异,终掌舵中美社区运营。她强调社区共识即生产力,分享 0→1 冷启动:任务可感知、简化叙事、大使激励、高频互动;并奉上 AMA 选题结合热点与复盘扩散法,以及 00/05 后以长板定位、持续输出、主动连接、好奇驱动的成长路线。


Julie

Julie Chen,ZetaChain 华语及美国社区负责人,宾夕法尼亚大学毕业,全美华人 30 岁以下青年精英,曾供职于 SevenX Ventures、A&T Capital 等知名投资机构,推特 @0xJuliechen



提问

1. 我们邀请到来自 ZetaChain 的社区负责人 Julie Chen 来分享一下她是如何成为 00 后的 Web3 社区增长专家的,Julie 可以先做个简单的自我介绍吗?

回答

大家好,我叫 Julie Chen,2018 年、18 岁那年进入币圈。先后在韩国、新加坡求学,本科主修新闻传播、国际关系与经济学,去年毕业于宾夕法尼亚大学硕士项目后加入 ZetaChain,负责华语与北美两大社区。ZetaChain 主打“一次部署,随处可用”的多链互操作,兼容 EVM。业余我运营推特账号“@0xjuliechen”,经常主持中英双语 AMA。

提问

2. 您刚刚提到,您从 2018 年就开始了 Web3 职业生涯。据我了解您也是从一些可能所谓的 Dirty Work 开始干起包括内容翻译,会议筹备等。我想了解的是,从一开始您就从事的是社群运营的相关工作吗?是什么样的契机让您加入到 Web3 社区运营中来呢?

回答

我在职业早期主动拥抱 Dirty Work——从会议记录、公众号软文到 AMA 主持与研报撰写——这段密集而多元的经历让我以极快的速度积累了内容生产与社群运营能力,也让我意识到“VC 品牌营销”与“项目方用户增长”之间的本质差异,并最终促使我跳入真正需要对 ROI 负责的一线项目,关键体会有三点。

  • “Dirty Work 是加速器”新闻、Marketing、咨询、研报轮番上手;我在 2022 年主持 50+ 场中英 AMA,撰写“我们为什么投资 XXX”系列,曝光与能力同步成长。

  • “VC 弹性大,项目方更看重 ROI”VC 可以“烧钱做品牌”,效果对 LP 负责;项目方的每一美元都要拉动真实用户或开发者,投产比被实时追踪。

  • “受众不同导致增长逻辑完全不同”VC 面向项目方与 LP,重“品牌资产”;项目方面向用户与社区,重“留存与转化”,这也是我决定转向项目一线的核心理由。

提问

3. 看来社区运营可能真的是一门“手艺活”,那您认为为什么社区工作如此重要呢?

回答

市场也在慢慢变风向,原来看项目能不能做起来是看 VC 的背景好不好,但现在是看社区的热度够不够,做社区是一个项目最关键的部分和能力

有社区相当于有共识,在去中心化的 Web3,共识就是最宝贵的,说明大家相信你、对你感兴趣、并且觉得好玩,这个是很不容易的。

提问

4. 您作为一名 00 后,学习的并不是所谓的相关专业,但却在 Web3,特别是社区运营这一块依然取得了成功。那我很好奇的是,机遇固然重要,但是我们说个人的努力也很重要,您是怎么从一位和现在 05 后一样的在校大学生一步步走到今天,凭借自己的努力成为 Web3 社区运营专家的呢?

回答

  • 本科起就不停试错,做过十几份实习——新闻、咨询、研报、市场……靠做“Dirty Work”找方向。

  • 每做一份工作就问自己:喜不喜欢?擅长吗?能否做得又快又好?

  • 长期坚持产出(研报、AMA 主持、双语内容)让行业逐渐认识我,机会也随之出现。

提问

5. Julie 方便介绍一下您目前在 ZetaChain 的日常工作是什么吗?比如能否和大家分享一下您的 Daily Routine?

回答

  • “华语市场” 内容教育 + 功能演示;与 Layer 1 / Layer 2、公链、大学社团合作 Space / 讲座;设计 Galxe / Zealy 任务推动真实链上操作;管理 TG / Twitter / Discord 社区。

  • “北美市场” 主攻线下 IRL ——大会、Meetup、技术分享;与湾区开发者、学术机构联合黑客松;持续拓展跨链部署和 Gas 抽象的开发者激励。

提问

6. 那当时 ZetaChain 社区早期是怎么从 0 做到第一批核心用户的?有什么方法论能和运营小白分享吗?并且您是如何评估这些方法论的效果的呢?

回答

  • “任务可感知” 围绕链上真实操作设计任务,而不是单纯 RT 转发。

  • “内容做减法” 用生活类比例如“一次部署,随处可用”拆解复杂 Web3 概念。

  • “大使计划” 给社区成员明确贡献通道与激励。

  • “积极互动” 表情包 / 周边大赛、AMA 连麦等增强黏性。

也就是在上述方法下,ZetaChain 社区从 2000+ 人发展到今天的 5000+开发工程师, 人,推特 1 万人关注;Telegram 群中每个月几百条消息到 6K+ 消息,大家聊市场和币价、再到聊技术、聊生态,直到把 ZetaChain 中文社区当成唠家常,分享假期去了哪里,生态上又有什么好玩的项目等等。

提问

7. 在社区运营过程中,AMA / 线下 Meetup 是常见的运营手段,几乎每家都在做,似乎已经成为了运营的必需品,作为社区运营专家,那您有什么宝贵的经验能够分享给大家,从而帮助大家独立的开展一个效果良好的 Meetup / AMA / 活动呢?

回答

我个人认为 AMA 从 21 年兴起,现在已经 4 年了,可能不再是一个最好的传播途径和营销手段, 不过我还是想分享一些技巧

  • “选题 = 叙事 + 热点” 确保主题既能承载项目核心信息,又是当下社区想聊的。

  • “选对合作方” 对方愿意共同宣传、共创内容,效果事半功倍。

  • “做复盘” 整理 transcript、发布数据总结贴,形成二次传播。

提问

8. 当资源有限时,您对 00 后 05 后 Web3 从业者的成长路径有哪些宝贵建议呢?

回答

  • “定位长板” 先明确自己最擅长什么,并把它做到极致。

  • “持续输出” 运营个人推特、写观察与实践笔记,如“如何理解 X 模型”、“我参与 XX 的经验”。

  • “主动连接” 多和项目团队沟通,给反馈、做贡献;被看见的前提是先出现。

  • “保持谦逊与好奇” Web3 最公平,真正的门槛是学习与输出的持续性,而非资源。

👇 欢迎关注 ETHPanda 获取更多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