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
Web3 交易的前景
-
机构需要什么:隐私、安全和规模
-
当前 DEX/DeFi 工具缺少什么
-
持续努力缩小差距
-
最后的想法
过去几年,去中心化金融 (DeFi)和Web3 交易蓬勃发展,尤其是在个人用户群体中。从代币交易到质押和收益挖矿,散户和机构投资者都欣喜地涌入这些新兴市场。
然而,尽管普通用户正在拥抱这个新世界,大型金融机构却依然袖手旁观。他们的参与缓慢、谨慎且分散。至少目前还没有看到大型银行或资产管理公司全力投入DeFi 基础设施和平台。
那么,阻碍究竟是什么?如果这项技术如此有前景,为什么大型企业仍然犹豫不决?本文将分析这种犹豫背后的关键原因,以及为什么散户和机构在 Web3 上的参与度差距仍然如此之大。
01
Web3 交易的前景
Web3 交易为全球金融如何运作提供了一个大胆的新愿景,更快、更公平、对所有人更开放。
Web3 交易的前景
-
全天候无边界市场
-
无需许可的创新和访问
-
减少对中间商的依赖,实现直接执行
-
相较于传统金融,透明度和可组合性优势
-
愿景:对冲基金、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在链上互动
24/7 无边界市场
传统股票市场受地理和时间因素影响。例如,纽约证券交易所在美国营业时间运营,周末和节假日关闭。相比之下,Web3 市场则不间断运营。
无论您是在午夜的伦敦,还是周日清晨的内罗毕,您都可以像其他人一样获得相同的全球交易机会。这种模式为散户和机构投资者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和灵活性。
无需许可的创新和访问
在传统世界中,推出一款新的金融产品通常意味着处理文书工作、监管审批以及闭门决策。Web3 颠覆了这一模式。开发者无需申请许可即可创建和发布新工具。
这鼓励了人们的实验和快速进步。这也意味着任何人只需一个钱包和网络连接就可以使用这些工具。
减少对中间商的依赖,实现直接执行
在当今的金融体系中,您和您的资金之间存在着许多层级:经纪人、银行、清算机构和托管机构。这些中间商会增加时间、费用和风险。Web3 可以消除其中的大部分。
借助智能合约,用户可以直接在链上进行交易、借贷,无需信任第三方。这意味着更快的交易速度、更少的错误以及更强的用户控制力。
相较于传统金融,透明度和可组合性优势
Web3 最强大的功能之一是它的透明度。每笔交易都记录在公共账本上,任何人都可以验证。
最重要的是,Web3 平台具有可组合性,这意味着它们可以像乐高积木一样相互连接。开发人员可以混合搭配不同的协议来构建自定义金融工具,从而节省时间并使系统更加灵活。
愿景:对冲基金、资产管理公司和银行在链上互动
我们最大的梦想是,未来主要的金融参与者不再只是远远地观望 Web3,而是真正地去使用它。想象一下,对冲基金通过 DeFi 协议管理投资组合,银行提供链上借贷,或者资产管理公司将现实世界的资产以代币化证券的形式在公链上进行交易。
这不仅仅关乎技术;这关乎改变金融运作的核心方式,提高效率、增强包容性,减少人与市场之间的隔阂。
02
机构需要什么:隐私、安全和规模
对于大型金融参与者来说,认真进入Web3 交易,基础设施必须满足其对隐私、安全和性能的高标准。
隐私:机构无法在公共区块链上广播交易
在 Web3 中,大多数交易都是公开进行的。这对个人用户来说或许没问题,但对大型机构来说,却是个问题。对冲基金和银行不希望外界看到他们的交易策略、投资组合变动,以及他们在任何特定时间的变动幅度。
在传统市场中,交易在需要报告之前都是私密的。公有区块链则颠覆了这一现状,所有信息都即时可见。如果没有隐私工具或私密层,机构就有可能失去优势。
安全:托管问题、地毯拉扯、智能合约漏洞
大型机构负责管理数十亿美元的资金,有时甚至代表客户管理。他们承担不起因为“地毯式”事件(项目一夜之间消失)或智能合约漏洞导致黑客窃取资金而损失资金的风险。
与可能承担更高风险的散户不同,机构用户需要保障。他们需要安全的托管解决方案、智能合约审计,以及在出现问题时追回资金的方法。目前的形势对许多机构来说仍然风险过高。
规模:能够在不影响市场或导致重大滑坡的情况下部署大量资本
机构交易按规模进行。向市场投入 500 万美元或 5000 万美元不应该引起价格大幅波动,但在当今的许多 DeFi 平台上,这种情况确实会发生。
流动性通常较浅,大额订单可能会造成严重的滑点,最终导致支付金额超过预期或收益低于预期。在DeFi 基础设施能够支持更深层次的流动性和更佳的订单执行力之前,许多机构仍将保持谨慎。
监管清晰度:保证满足合规性要求
监管对机构来说至关重要。它们必须遵守有关客户保护、反洗钱 (AML)和风险管理的严格规定。但全球许多地方针对 DeFi 和 Web3 的规则仍然不明确。
如果没有明确的法律指导,银行和基金的合规官很可能会拒绝参与 DeFi。他们需要知道,使用 Web3 平台不会让他们陷入法律困境,也不会造成报告义务方面的缺口。
03
当前 DEX/DeFi 工具缺少什么
尽管取得了诸多进展,但当今的去中心化交易工具在机构最关心的关键领域仍然存在不足。
当前 DEX/DeFi 工具缺少什么
-
合规框架薄弱:KYC/AML 整合、交易监控
-
用户体验差距:界面复杂、客户支持差、交易完成速度慢
-
跨链和跨协议的碎片化
-
大额订单的流动性问题和滑点
薄弱的合规框架:KYC/AML 集成和交易监控
传统金融离不开合规。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必须依法验证其交易对象 (KYC) 并防止洗钱 (AML)。
大多数DeFi 基础设施和平台都是开放且匿名的,这使得遵守这些规则变得非常困难。目前,很少有去中心化工具提供内置的 KYC/AML 功能或实时交易监控,而这些工具对于机构遵守法律至关重要。
用户体验差距:界面复杂、客户支持差、交易完成速度慢
即使是经验丰富的散户,有时也会觉得DeFi 的基础设施和界面令人困惑。钱包设置、Gas 费用以及跨链桥接都可能很麻烦。现在想象一下,让一位忙碌的机构交易员来搞定这一切。
除此之外,大多数 DeFi 平台缺乏实时客户支持或专门的帮助中心。此外,交易最终确认(即确认交易完全确认)所需的时间可能比传统系统更长。这些经验差距会减缓 DeFi 的普及速度,并增加用户出错的风险。
跨链和跨协议的碎片化
Web3 由许多不同的区块链和协议组成,它们并不总是能很好地协同工作。在以太坊上交易与在 Solana 或 Avalanche 上交易不同。
资产和工具无法跨平台顺畅转移,跨链桥接可能既缓慢又昂贵,甚至存在风险。对于希望快速行动并实现规模运营的机构而言,这种碎片化带来了过多的复杂性。
大额订单的流动性问题和滑点
机构投资者的交易量通常很大,但许多 DeFi 平台缺乏足够的流动性来顺利处理大额订单。如果一家机构试图在一笔交易中买入或卖出数百万美元,可能会大幅波动市场价格,导致滑点和执行不力。
如果没有更深的流动性池和更先进的交易执行工具,这些平台还无法与传统市场的效率相媲美。
04
持续努力缩小差距
一些项目正在设计专门针对机构用途的 DeFi 平台。例如,Aave Arc 是Aave的许可版本,它只允许经过验证的机构在受控环境中进行借贷。
Chainlink 的 CCIP(跨链互操作性协议)致力于跨链安全地移动数据和资产,这正是机构更顺畅运营所需要的。
用于私人交易的零知识技术
零知识(ZK)技术是 Web3 中最有前景的隐私工具之一。它允许在不泄露交易本身细节的情况下验证交易。
对于机构而言,这意味着他们可以证明交易符合规则,而无需泄露交易规模或策略等敏感数据。如果金融机构要将大规模活动委托给区块链技术,这些隐私层至关重要。
合规性友好的中间件
为了帮助机构满足法律要求,人们正在开发新的工具,以适应传统合规系统和区块链协议之间的衔接。例如,zk-KYC 允许用户在不泄露所有个人信息的情况下证明其身份符合监管标准。
正在构建其他工具来创建保护隐私的审计跟踪,使公司能够保持合规性而不会泄露敏感的客户数据。
监管改进
加密资产的安全存储是机构关注的首要问题。新的托管解决方案正在应运而生,以满足这一需求。多方计算 (MPC) 钱包将私钥的控制权分散到多方,从而降低被盗或丢失的可能性。像 Fireblocks 这样的平台提供企业级托管服务,并具备先进的安全性和控制力。
UX 升级专注于抽象 Web3 复杂性
Web3 工具的一大门槛在于其复杂程度。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开发者正在努力提升用户体验。账户抽象功能允许用户与区块链进行交互,而无需管理复杂的钱包密钥或直接支付 Gas 费用。
嵌入式钱包让用户在交易或投资时甚至不会意识到自己正在使用区块链技术。这些升级使DeFi 基础设施更像机构已经在使用的应用程序,简洁、干净且安全。
总结
机构采用Web3 交易并非遥不可及,只是需要等待合适的条件。这些参与者之所以回避 DeFi,并非因为他们看不到其价值;他们之所以保持谨慎,是因为 DeFi 的基础仍然存在裂痕。
要真正缩小差距,Web3 领域需要成熟。这意味着要将其视为金融基础设施,而不是实验的游乐场。如果机构要大规模依赖DeFi 基础设施和协议,就必须像设计银行、证券交易所或支付处理商的系统一样,投入到 DeFi 基础设施和协议中。
开发者有责任与机构达成妥协。安全、用户体验和监管应是重中之重。Web3 能否成为一个真正的交易平台,取决于信任。而现在,这种信任仍在通过一次次升级来积累。
2025-08-15
2025-08-14
2025-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