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挖矿”其实很好理解

    

    说起虚拟货币挖矿,首当其冲想到的是“比特币挖矿”,但很多人由于不是技术出身,对哈希函数、非对称加密等专业术语难以理解,也就很难弄懂“挖矿”的真实含义。接下来,笔者从一个小故事讲起,5分钟时间,尽量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搞清比特币挖矿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有这么一个小区,没有物业公司,也没有居委会,业主们自己管自己。平时谁家收了快递、谁家帮邻居垫付了水电费、谁家转了钱给另一家,这些事儿都得记下来,不然时间一长准乱套,比如老王说给老李转了500,老李说没收到,这就说不清了。

    一开始,大家商量着“轮流记账”:今天你记,明天我记,记完了复印一份发给每家每户。可问题很快就来了:

    有人偷懒,记到一半不想记了;

有人耍小聪明,偷偷把“自己欠别人200”改成“别人欠自己200”;赶上节假日,大家都想休息,没人愿意碰账本。

    小区里的人愁坏了,直到保安老张站出来说:“不如咱们搞个“记账大赛”吧!”

    老张的“记账大赛”规则,就藏着比特币挖矿的秘密。

    老张定的规则特别简单,却解决了所有问题,而这些规则,几乎和比特币挖矿一模一样:

    第一步:每天早上,公布“待记账清单”

    每天早晨8点,老张会在小区群里发一份清单,写清楚过去24小时里所有要记的事儿:“1号楼王阿姨收了快递,快递费10元由3号楼小赵垫付;2号楼小李转了800元给5号楼小张……”这份清单就像比特币网络里的“交易记录”,每个人都能看到,保证没人能偷偷加私货。

    第二步:谁能把账记对,谁就能拿“奖金”

    老张说:“谁能先把这些账按规矩记好,再算出一个特别的数字,就奖励他100块购物卡!”这个“特别的数字”有个要求:必须以“666”结尾,而且得是用账本里的内容算出来的——不能自己瞎编。

    这就像比特币挖矿里的“算题”:矿工要把一堆交易记录打包成“区块”,然后算出一个符合要求的“哈希值”(就像老张定的特别数字)。这个题不难,但很费时间——你得一遍遍地试不同的数字往里面加,直到算出符合条件的结果,并且这个过程没有任何技巧和捷径,只能一个一个数字进行尝试。比如你可能要试“123456”不行,“123457”不行……直到试到“888666”才刚好符合要求。

    第三步:记好的账,大家一起审核

    一旦有人算出了特别数字、记好了账,老张就会把这份账本复印到群里,每家每户都可以对该份账本进行核对。大家一看:账没记错,特别数字也对,就都认可这份记录——然后在这份记录后开始下一轮记账大赛,如果有住户不在这份经过共识认可的记录后记账,其他住户是不会认可的,该住户花费大量时间和精力,最终也拿不到奖励。

    这就是比特币的“去中心化验证”:没有一个中心机构说了算,而是全网的矿工一起审核。只要大部分人觉得这份账没问题,它就会被永久记在“区块链”上(就像每家每户都存着的账本),再也改不了。

    看到这儿,你应该能明白比特币挖矿到底是怎么回事了。咱们把故事和真实场景对应一下:

    小区里的“账”=比特币网络里的“交易记录”(比如谁转给谁多少比特币);

    参与“记账大赛”的业主=比特币“矿工”;

    业主用的“计算器”=矿工的“矿机”(专门用来算题的电脑,比普通电脑快很多);

    100块购物卡=比特币“挖矿奖励”(早期是50个比特币,每4年减半,现在是3.125个比特币);

    每家每户存的账本=全网共同维护的“区块链”(每个人都有一份完整的记录,没人能篡改)。

    特别提示:目前境内开展比特币挖矿为非法金融活动。2021年9月,中国人民银行等十部门联合发文《关于进一步防范和处置虚拟货币交易炒作风险的通知》(银发〔2021〕237号),将虚拟货币相关业务活动定性为非法金融活动。挖矿作为比特币的“生产环节”,自然被纳入禁止范围。同时,国家发改委牵头发布《关于整治虚拟货币“挖矿”活动的通知》(发改运行〔2021〕1283号),明确提出“严禁增量、妥处存量”,简单说就是“不准新建矿场,existing矿场必须逐步退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