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次小红书私信开始,我走进了 Web3 的世界

很多故事,都是在一次偶然的相遇中开始的。
我正式接触 Web3 的契机,是在小红书。

那天有个老哥私聊我,最初只是聊公路车。后来他发现我发过一些交易学习的内容,话题自然地转向了 Web3。
我们很快加了联系方式,并约见面;见面之后,他很真诚,毫无保留地跟我分享他正在做的项目,给了我一些思路。

那次聊天结束后,我的心态彻底被点燃。
第一次有一种感觉——人生有了新的目标、有了可以为之奋斗的方向。


第一个项目:从零开始的 Web3 实践

我做的第一个项目是币安 Alpha。
这周看下来,确实很“卷”,很多人空投抢不到。
我目前两个号,每个号约 1100U,每天能产出 17 分(15+2)。
再坚持一周,就能达到领取空投积分的条件。

Alpha 上的币种大多是垃圾币,拿到空投马上卖掉就行;
它的优势在于项目源源不断,始终有得玩、有得赚。


用 AI 放大效率

在这个过程中,我发现 AI 真正改变了我的学习方式。
遇到不懂的内容,我全部丢给 ChatGPT,它能给出清晰的答案;
看到潜在套利机会,我也让它帮我分析、保存这个机会,后续写脚本代码可以用上。

用语言提示,它就能帮我写出完整脚本,甚至指导我搭建运行环境。
这让我深刻体会到,AI + Web3 是普通人进入新世界的门票。

这点起初是在工作上遇到问题,实在没办法了,求助AI,没想到打开了新大陆。

每月 20 美金的 ChatGPT Plus,非常值得。
它的价值,远高于大多数所谓的“收费社群”。

我的信息过载与反思:

这一周几乎泡在推特上,信息量巨大,焦虑也随之而来。
我甚至问它(ChatGPT):“怎么缓解信息过载?”
它给出的建议让我重新理顺了状态——
焦虑不是坏事,而是大脑在适应一个更大的世界。


 Web3 创作与新的身份认同

我也开始研究 Web3 内容创作。
这是一条非常有潜力的赛道:
写内容不仅能获得曝光、白名单、积分加成,甚至还有推特的流量收益。
所以我开通了蓝 V,一年 115 美金。
广告少了、推文可写到 1000 字,体验完全不一样。


对 Web3 的重新认识

很多人一听到 Web3,就想到“诈骗”“资金盘”。
但这是误区。
一条链、一个项目的运作都需要代币,这是区块链的底层原理。
代币不是骗局,而是系统的燃料。
无成本参与的方式是内容创作、发推积累;
有成本参与的,是早期交互、燃烧 gas、争取积分和空投。
前者是“创作者”,后者是“农民”。
两者共同构成了 Web3 的生态。


找到热爱的方向

Web3 的本质,是信息差 + 不确定性。
能不能承受住波动,坚持积累,决定了最终的结果。
对我而言,这周的经历让我找到了真正热爱的事业。

交易那一套,我暂时不碰了——
那是个考验人性的负和游戏,压力太大。
明年三月,我准备结束 Web2 工作,全职投入 Web3 建设。
不论是监控脚本、工具网站,还是内容创作,我都想深耕其中一个方向。

一切才刚刚开始,不算太晚。

以上是我写完之后发给AI帮我总结润色了一下,还是有些错误的地方。



作者:自留地DYOR
分享个人成长、认知实践与 Web3 探索的故事。
一起成为时代变迁的观察者与参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