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崩了!

北京时间11月21日,加密货币市场再次迎来“血洗”。比特币价格在盘中一度跌破81000美元关口,创下自4月7日以来的新低。至此,比特币年内最大跌幅近14%。曾经被追捧为“数字黄金”的比特币,如今与科技股、黄金等资产同步下挫,成为流动性紧缩下的重灾区。


本轮暴跌的核心诱因是美元流动性的边际收紧。美联储内部对通胀的担忧加剧,12月降息预期已从市场共识骤降至不足30%。美国9月非农就业数据意外强劲,新增11.9万个岗位,远超市场预期,进一步强化了利率“更高更久”的预期。摩根士丹利等机构纷纷调整预测,放弃对12月降息的押注。宏观流动性转向直接冲击了比特币这类非生息的高风险资产,投资者被迫削减杠杆头寸,转向现金或短期国债等避险资产。

更值得警惕的是,风险资产与避险资产的同步下跌。黄金价格近期亦从高位回落,与美股、加密货币形成罕见共振。分析人士称,这通常是系统性流动性收缩的信号——当市场面临资金压力时,各类资产都可能被无差别抛售以回笼现金。比特币与黄金的“避险光环”在此刻失效,暴露了其作为风险放大器的本质。

支撑今年牛市的两大支柱——机构资金和ETF流入——正在瓦解。美国现货比特币ETF连续五周出现净流出,累计撤资约26亿美元,贝莱德旗下基金单周流出规模创下历史纪录。与此同时,“巨鲸”账户(持有超1000枚比特币的大户)自9月以来抛售逾200亿美元资产,加速了市场溃败。早期持有者将10万美元视为心理获利点,集中套现触发了连锁止损。

高杠杆则是这场危机的放大器。加密市场杠杆率一度达18%,多头合约在价格跌破关键点位后引发踩踏式平仓。Deribit期权市场显示,交易员正大量购买执行价为8.5万美元的看跌期权,为进一步下跌做准备。

短期来看,比特币仍面临下行压力。若流动性环境未改善,比特币可能下探7.5万美元。市

然而,长期叙事未必完全瓦解。比特币对冲通胀和主权信用风险的逻辑依然存在,全球资产多元化趋势和机构参与度提升仍是其长期价值的基石。但当下,投资者需直面一个残酷现实:比特币正经历从“投机玩具”向“成熟资产”的转型阵痛,而这一过程必然伴随估值重构与流动性考验。当潮水退去,裸泳者终将暴露,而市场唯一不变的,永远是波动本身。

宏观扰动带来布局窗口,三重动力驱动有色金属新周期

盛屯矿业,这家被低估的隐形矿业巨头,正在开启价值重估

80后的财务危机:民生银行14.78万笔不良资产背后的“中年塌方”

都看到这里了,就关注一下吧  图片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