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股市百家谈”,我们一起再出发!
◆来源:北京青年报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ICO的全球总的投资额约为18亿美元,仅中国ICO投资额就接近26亿元人民币。不过,近日有关ICO跑路、虚假融资等消息在币圈和链圈内快速传播,有投资者在谈及某些ICO项目时会开始抱怨“又是骗子”,甚至传出三天收完钱、平台就跑路的案例。
如果问投资者过去一年回报率最大的标的是什么?估计大部分人都想不到是一个听上去很陌生的英语缩写:ICO(虚拟货币融资)。比特币一年涨了3倍多,8月份一个月就涨了近60%,应该算是价格狂飙了,但跟那些成功的ICO相比,都不值一提。截至8月25日,NEO(原小蚁股)自去年9月完成ICO并上线交易以来,涨幅已经高达282倍。而排名第二的上海量子链(QTUM)今年3月在云币网进行ICO,发行价2元,在发行当日开盘价为66.66元,一天涨幅33倍之多,其后价格一路回落到20多元,接下来又暴涨至57元左右。
一夜暴富的赚钱效应已经吸引了大批投资者甚至是连比特币都不知道的大妈们火线入场,但是随后又传出不少白皮书造假、坐庄行骗、卷款跑路等负面新闻。监管层最近也已经开始关注ICO乱象,多部门频频对ICO风险发声。
看点
01
释疑:爆红的ICO到底是什么?
“直白地讲,就是发行方要生产一个虚拟的数字货币,提前让你拿钱去买比特币等,然后用比特币来换这个即将要生产出来的数字货币。你直接给人家人民币,人家还不要。他们还会告诉你这个东西未来很有可能像比特币一样值钱,哪怕没有比特币值钱,价格翻个好几倍不是问题。”著名财经专栏作家肖磊如此描述ICO的运作。
看点
02
现状:连“白皮书”都没有就靠ICO圈钱
在币圈和链圈都有不少好友的李先生告诉北京青年报记者,有的项目连白皮书(项目说明书)都没有,就凭发起人的个人影响力,开始拉微信群进行打款。竟然短至几小时、长至几天就可以轻松融到几千万。“我们懂点儿技术的人都把这叫做‘空气链’了,吃相太难看。”李先生说,其实很多区块链项目根本不需要代币也能完成,但还是去做ICO,而且发行数量、发行价格随心所欲,没有任何依据。他很怀疑那些连白皮书都没有的项目究竟是不是存心骗钱。毕竟拿出一份像样的白皮书还是需要较高的技术门槛的,连白皮书都没有很难看出发起人的诚意。
看点
03
关注:ICO领域已出现“坐庄”骗局
典型的“坐庄”骗局也正在潜入ICO领域,这种模式常见于邮币卡骗局中的行骗模式,表现为由作为庄家的发行人与发行平台联合行骗,庄家持有自持大量份额,以大量资金运作使得价格暴涨,待ICO完成、散户资金进来之后,庄家出售自己持有的份额赚取差价。
看点
04
风险:很多ICO项目处在只有一个PPT的阶段
在财经专栏作家肖磊看来,具体风险有三个。首先是恶意集资诈骗的风险,由于目前很多ICO的受众,变成了大爷大妈,已经早就超越了“极客”和风险投资这个圈层,大爷大妈们除了认为这个东西可以挣钱之外,其他的一无所知,一些不法分子很容易利用ICO来达到集资诈骗的目的。
其次是项目本身的风险巨大,很多ICO项目仅仅还处在只有一个PPT的阶段,失败的概率远远大于成功的概率,这就导致很多ICO成为一种接力游戏,你要选择那个跑得最快的,在失败消息传出来之前脱手,就能赚一笔,成了类似“赌马”的博彩游戏。
第三是ICO没有任何权威的第三方介入,资金风险巨大,跟股票市场的IPO备案、风险控制和信息披露制度都相距甚远(股票市场也有很多骗子,但骗人的成本远比ICO市场要高),投资ICO信息是完全不对称的,对投资者严重不公平,这也是一种不可忽视的风险隐患。
肖磊倾向于对ICO尽快实施监管,否则很快就可能会出现卷币跑路以及之后投资者要钱的情况。
看点
05
最新:比特币中国昨起暂停ICOCOIN业务
比特币中国昨日晚间发布公告称,比特币中国即日(2017年9月2日星期六)起暂停ICOCOIN充值与交易业务,并将于北京时间2017年9月3日星期日下午6点暂停ICOCOIN提币业务。请用户于9月3日下午6点前将ICOCOIN余额提现。据了解,此次下架,被认为是比特币中国考虑合规原因的举措。目前其他平台交易正常。
看点
06
预警:90%ICO项目涉嫌非法集资和诈骗
在此两天前,北京市网贷行业协会也对外发布了一份《ICO风险提示函》。文件详细列出了ICO可能面临的各种风险,其中包括部分发起人的ICO项目甚至可能涉及非法占有资金,涉嫌非法集资或者集资诈骗。由于虚拟货币的匿名性,有的项目发起人和机构还会涉及地下非法交易或者洗钱行为的风险。对于相关投资人,投资者在投资ICO项目除了虚拟货币技术方面风险造成的损失以外,参与投资时可能还存在着参与非法集资、洗钱、传销等违法犯罪行为引起的法律风险。对于信息不够透明的项目,还有着被诈骗风险。
据报道,央行相关人士研究了大量的ICO白皮书,得出的结论是:“90%的ICO项目涉嫌非法集资和主观故意诈骗,真正募集资金用作项目投资的ICO,其实连1%都不到。”监管部门与多位资深法律专家讨论的结论是:ICO仅仅是穿了合法的马甲,其本质就是变相非法集资。除此,即使ICO可以摆脱非法集资的嫌疑,但也涉及明显的合同诈骗。
8月18日—9月29日,只要你参与每周一至周五晚18:30–20:00《股市百家谈》节目微信互动,我们将每天抽出7位幸运儿送出由惠泉啤酒赞助的2箱12听装鲜啤易或1箱24听装欧骑士易。
本次活动特别鸣谢【惠泉啤酒600573】
大力支持!!


听“金股奇谈”,
我就选股市百家谈!
长按二维码关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