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6日讯——比特币2018年“时运不济”,1月份因韩国禁止比特币交易等因素而大跌28%。2月份刚开始,随着全球监管加强,比特币跌破7000美元关口。北京时间周二(2月6日)亚市盘初,比特币交易价格下挫逾逾15%,至近三个月低点,尽管如此,加密货币市场仍存“侥幸心理”。
同时,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2月份交割的比特币期货价格下跌1255美元,至7330美元,跌幅为14.62%,此前一度触及6870美元的低点。
另外,其他主要加密数字货币的价格也继续普遍大跌,其中瑞波币跌12.80%,以太坊跌11.89%,莱特币跌10.46%。
全球监管接连施压可能是数字货币不断下跌的主因。韩国上周表示将对比特币交易所进行监管。而一直没有采取较大监管动作的印度,也开始出击。印度财政部长贾伊特利(Arun Jaitley)表示,承诺将打击使用加密货币进行非法用途,并强调加密货币不是合法货币。
此外,2月4日据报道,中国针对境内外ICO和虚拟货币交易,将采取一些列监管措施,包括取缔相关商业存在,取缔、处置境内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网站等。
去年9月以来,ICO、虚拟货币在中国经历了一轮最强监管,目前国内ICO及虚拟货币交易所的清理整治已基本完成,取得了明显效果。然而,去年底以来,一些境内人士转向境外网站平台参与ICO和虚拟货币交易,相关行为又有了死灰复燃迹象。在此情况下,据悉,近期针对虚拟货币的监管仍在持续加码。
据悉,下一步将继续对虚拟货币相关行为保持严密关注,采取包括取缔相关商业存在,取缔、处置境内外虚拟货币交易平台网站等在内的一系列监管措施,以防范金融风险,维护金融稳定。以后只要发现一家就要关闭一家;同时,未来视事态发展情况,也不排除出台更进一步监管措施的可能。
另外,日前摩根大通(NYSE:JPM)、花旗集团(NYSE:C)和美国银行(NYSE:BAC)均已宣布将禁止客户利用自己发行信用卡购买数字货币的交易。其中,摩根大通发言人玛丽·珍·罗杰斯(Mary Jane Rogers)表示,该行决定对数字货币的购买实施限制,这主要是因为摩根大通不想承担与之相关的风险。
美国银行在上周五(2月2日)就已经开始实施这一禁令,该行当时拒绝了所有同已知数字货币相关的信用卡交易请求,禁止范围包括了个人和企业账户。同样在上周末,花旗集团宣布将禁止旗下信用卡所有同数字货币相关的交易,该行发言人简妮佛·庞巴迪(Jennifer Bombardier)表示:“花旗将根据市场发展,对这项政策进行持续评估。”
同时,据CityA.M.周一(2月5日)报道,英国劳埃德银行(Lloyds Banking Group)宣布禁止客户使用该行信用卡购买比特币及其它加密货币。目前全球银行都在担忧受到加密币抛售风暴的牵累。
该禁令于今日起开始生效,这意味着加密币交易被列入该银行的黑名单,以防止客户借钱购买这一正处于剧烈震动中的资产。
劳埃德银行发言人称:“劳埃德银行及旗下的苏格兰银行、Halifax和MBNA都不接受涉及加密货币购买的信用卡交易。”
此举并不包含借记卡交易,只是不允许客户使用信贷对加密货币在此疑似泡沫破裂之际进行投机。
据“币世界”消息,多位比特币大型矿场主表示,比特币的挖矿成本主要包括矿机和电费等,目前大概需要1年才能收回成本。以比特大陆的S9矿机为例,其价格为1.8万元人民币/台,每天用电大概32.4千瓦时,按照电费0.6元/千瓦时计算,核算下来挖1个比特币的成本约为53415元人民币。而当前比特币价格大跌,全球均价为46891元,已经大幅跌破挖矿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