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创投圈前沿科技观察者,国小泰始终以数据为锚点,用通俗表达拆解产业逻辑,精准捕捉科技与资本的共振点。今天,我们聚焦加密货币市场的开创者与核心标的-比特币。
十余年间,比特币价格从几美分飙升至10万+美元的传奇行情,始终是全球市场的关注焦点。这如过山车般的价格波动,不仅彰显着新兴资产的独特特性,更与全球宏观经济脉搏、市场供需博弈、投资者情绪起伏以及机构大举入场等复杂因素深度交织。
接下来,国小泰就从宏观经济形势、市场供需、投资者情绪与机构入场三个维度,带你看懂比特币价格形成的底层逻辑。
▲数据来源:coinmarketcap 单位:USD
宏观经济形势:比特币价格波动的底层逻辑
宏观经济环境是影响各类资产价格的基础性因素,比特币虽作为去中心化的数字资产,其价格走势同样与全球宏观经济形势存在显著联动。
全球货币政策的调整对比特币价格具有直接且深远的影响。
在宽松的货币政策环境下,如全球主要央行实施低利率甚至量化宽松政策时,市场流动性充裕,投资者风险偏好上升,大量资金会流向股票、加密货币等风险资产,推动比特币价格上涨。
2020年,为应对新冠疫情对经济的冲击,美联储推出大规模量化宽松政策,全球流动性泛滥,比特币价格从当年3月的低点一路飙升,至 2021年11月达到6.9万美元的历史峰值,这一阶段的价格上涨与宽松货币政策带来的流动性红利密切相关。
相反,当央行开启紧缩周期,加息以抑制通胀时,市场流动性收紧,风险资产估值承压,比特币价格往往随之下跌。2022年以来,美联储为应对高通胀持续加息,比特币价格大幅回落,一度跌至1.5万美元左右。
通胀预期也是左右比特币价格的关键宏观因素。
比特币总量固定为2100万枚,具有通缩属性,被部分投资者视为 “数字黄金”,认为其能够在通胀环境下实现资产保值。
当全球通胀预期升温时,投资者对法币贬值的担忧加剧,会增加对比特币等抗通胀资产的配置,从而推高其价格。例如,2021年全球多地出现通胀高企的情况,比特币作为抗通胀工具的叙事得到强化,吸引了大量资金入场。
而当通胀预期回落,或者市场认为通胀已得到有效控制时,比特币的抗通胀需求减弱,价格可能受到压制。
市场供需:比特币价格形成的核心机制
供需关系是决定商品价格的基本规律,比特币作为一种特殊的数字资产,其价格波动同样受到市场供需因素的显著影响。
从供给端来看,比特币的发行机制是固定且透明的。根据其底层算法,比特币通过挖矿产生,初始区块奖励为50枚,每 4 年左右进行一次减半,目前经历了四次减半,区块奖励已降至3.125枚。减半机制导致比特币的新增供给量不断减少,稀缺性逐渐凸显。
历史数据显示,比特币在每次减半后,往往会迎来一轮价格上涨。例如,2016年减半后,比特币价格从约600美元上涨至2017年的约2000美元;而2020年的第三次减半与2024年的第四次减半后,价格也实现了大幅攀升。
这是因为供给减少,而若需求保持稳定或增长,价格自然会上升。此外,比特币的挖矿成本也会对其价格形成支撑。挖矿需要投入大量的电力、硬件设备等成本,当比特币价格低于挖矿成本时,部分矿工可能会停止挖矿,导致供给进一步减少,从而对价格形成底部支撑。
▲数据来源:coinmarketcap 单位:USD
从需求端来看,比特币的需求主要来自投资需求、支付需求等。随着加密货币市场的发展,比特币的认知度和接受度不断提高,越来越多的个人和机构将其纳入投资组合,推动需求增长。
支付需求方面,虽然目前比特币在日常支付中的应用还较为有限,但一些商家开始接受比特币支付,随着支付场景的拓展,其实际应用需求也在逐步增加。此外,全球部分地区的经济不稳定、货币贬值等情况,也会促使当地居民将比特币作为避险资产,增加对其的需求。
投资者情绪与机构入场:市场波动的重要推手
投资者情绪和机构参与度是影响比特币短期价格波动的重要因素,它们通过改变市场资金流向和交易行为,加剧或缓解价格的波动程度。
投资者情绪对比特币价格的影响尤为显著。加密货币市场具有高波动性和高投机性的特点,投资者情绪容易受到市场消息、舆论氛围等因素的影响,进而产生非理性的交易行为。
当市场充斥着乐观情绪时,投资者纷纷买入比特币,推动价格上涨,形成 “牛市” 氛围;而当负面消息出现,如监管政策收紧、安全事件发生等,投资者情绪恐慌,大量抛售比特币,导致价格下跌,形成 “熊市” 行情。
市场情绪可以通过一些指标进行衡量,如恐惧与贪婪指数,该指数通过分析市场成交量、价格波动、社交媒体热度等数据,反映投资者的情绪状态,为投资者提供参考。
机构入场是近年来影响比特币价格走势的重要变量。随着比特币市场的逐渐成熟,越来越多的传统金融机构开始关注并参与比特币投资。一些大型资产管理公司推出比特币相关基金,允许投资者通过合规渠道投资比特币;上市公司将比特币纳入资产负债表,作为储备资产;支付巨头也开始为用户提供比特币交易和存储服务。
例如,在2024年1月,美国证劵交易委员会(SEC)准了以贝莱德为代表的数十家发行商的比特币现货 ETF,累计净流入超百亿美元。
机构的入场不仅为比特币市场带来了大量的资金,提升了市场的流动性和规模,更增强了比特币的合法性和认可度,吸引了更多普通投资者入场,推动价格上涨。然而,机构投资者的交易行为也可能加剧市场波动,由于机构资金规模较大,其大规模买入或卖出行为会对市场价格产生较大影响。
国小泰观点
比特币的价格波动,是全球宏观经济周期、货币政策转向、通胀预期起伏,与市场内部供需变化、投资者情绪博弈以及机构资金入场深度等多重力量交织作用的结果。
它既非纯粹的投机泡沫,也非全然独立于传统金融体系的避风港。投资者需摒弃非此即彼的简单思维,以理性、客观、多维的视角,深入剖析驱动价格波动的核心因素,是每一位希望参与比特币市场的投资者的必修课。唯有紧密跟踪关键数据和指标,理解这些复杂的驱动因素,持续学习,保持理性,方能在这充满挑战与机遇的数字资产浪潮中,做出更审慎、更具信息优势的投资决策,在机遇与风险并存的浪潮中行稳致远。
本期供稿:刘思源
-END-
延伸阅读
系统化投后赋能:解锁股权投资价值创造的终极密码
科技成果转化投资:成功方法论与避坑指南
国泰创投吴雪秀:平芜尽处是春山 | “创”与“投”互撕背后的本质
国泰创投基金洞察 | 并购退出,私募股权行业“柳暗花明”新风向?
全产业链深度布局,国泰family投资组合强效赋能人工智能+
国泰创投吴雪秀:“严冬才是打猎时”-私募股权投资行业新趋势
分享
收藏
点赞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