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么成就了比特币千亿市值?

BTC/” target=”_blank””>比特币作为目前为止市值最大的数字货币,造就了一个又一个创富神话。既然研究通证经济,这是必须研究的项目,也是发展各个项目的基础。所以,今天来仔细研究下,它的经济模式是怎样运行的。

1

首先,我们来看一下比特币的参与者有哪些? 采用POW共识算法,有了挖矿这个概念。经过不断的演变,很多个体矿工开始聚拢变成矿池。因此,比特币参与者有了这样几个角色:

1. 矿工

2. 用户

3. 矿池

4. 投资(投机)者

我相信刚开始中本聪设计的只有矿工和用户这两个角色,后面两个是之后演变出来的,我们分析时也需要考虑在内。

相对4个角色,他们的token功能是怎样的?

1. 矿工:记账凭证、支付使用

2. 用户:支付使用

3. 矿池:记账凭证,支付使用,资产

4. 投资者:资产

2

之前一篇文章,我说到,如果要进行公平合理且有效的货币分配模式,我们就需要进行合理的零次、一次、二次、三次分配(分配方式是怎么样的,请看【开篇】这篇文章),看下比特币的分配情况:

从这张图分析可以看出,它的激励模式在于对矿工的激励,四次分配方式都是相对合理且公平的,但其中存在的51%攻击这一问题,看似是博弈过程中很难发生的结果,但依然犹如达摩克利斯之剑一样让所有参与者依然心有余悸。

3

接着,我们来看看比特币经过分配过后,币是怎么相互流通的:

画出流通图后,发现矿池这边会有奇点陷阱的困境,就是这个角色的token是只进不出的。为什么说只出不进会对整个系统造成隐形的问题呢?

如果一个货币,在小生态内作为计价货币,即双方在合同中用来计算买卖价格和清偿债务的货币单位,那表示双方都认可这个货币是支付手段和储值工具。但实际流通过程中,一方对于这个货币是只出不进的,不接受这个币或者是以低于市场价格很多接受这个币。那么会怎么样?大家不愿意使用。

4

想象一下,如果我们政府流出的是人民币,税收收的是美金,你还愿意用人民币吗?

所以,这个算是比特币可能存在的一个小问题。但不影响比特币目前在网络价值中形成价值回路。

还有一个问题在于,因为是一个去中心化模式,比特币缺乏二次分配的流通,也因此为了算力的提升,逐渐形成了利益联盟,市场的零次分配完全又大型矿池所把控。

5

比特币的原点价值:

我们通常说,一个好项目的经济模式需要有原点价值,就是仅有一个用户时token也能为这个用户提供价值。

比特币的原点价值在哪:

中本聪用比特币网络,从一个账户转到另外一个账户,他向这笔转账提供转账手续费,自己进行打包挖矿,比特币网络用挖矿奖励对他进行反馈,为他提供了价值。

6

最后,我们考虑一下经济增长的逻辑:

中本聪一开始将比特币定义为:通用电子货币,希望能去中心化的进行点对点的流通,可是如果比特币按照货币被大家使用,一个波动性太大,第二个就是总量封顶,导致了强制通缩。在一个通缩的市场中,大家宁愿持有货币,而不愿使用货币来购买商品。因此,随着币值得上升加上通缩的机制下,比特币从一开始中本聪设计中的流通币,逐渐变成一个权益币。越来越多的人相信它作为第一个数字货币的权益价值,在每逢大跌的时候,总有资金进入购买,也让它的币值在下降时不会造成恶性循环。

7 总结:

比特币的经济模型设计是相对合理且能保持持续增长的,但我们仅仅模仿它在设计一个一样模式的数字货币时,市场已经给予了结果,只有莱特币相对能运营稳定价值持续增长。它在通缩的场景下,逐渐追求一种无限升值。但并不能激励每一个用户来使用它,挖矿越来越集中化的原因,普通用户的激励挖矿模式也相对不存在了。

最后,购买比特币的用户,越来越追求一种无限升值的目标,希望有朝一日能到黄金的市值水平。